聚落

雅比斯
影像為雅比斯部落

影像為雅比斯部落,部落位於南勢部落東側,大甲溪右岸的高位古河階臺地上,地勢較高且平坦,地表耕地可採集到史前的打製石器。部落居民為2004年72水災後,由松鶴部落所遷居而來,居民除了泰雅族外,亦包括閩南、客家、阿美等族群。2004年7月的敏督利及8月艾利颱風侵襲松鶴部落,造成78戶全倒。縣府與公所緊急將受災戶暫時安置在原住民技藝中心,因松鶴部落部分地區被列為危險區域,無法原地重建,政府撥出原住民技藝中心0.9公頃土地,由紅十字會興建40戶安置屋,安置松鶴災民。

和平
影像為今臺中市和平區。

影像為今臺中市和平區,和平原名「稍來坪」,為大甲溪右岸的一狹長河階地,乃「稍來社」移住此地後出現的地名。稍來社原散居於東卯山西北方、東卯溪西岸的山麓地帶,後因耕地不足,遷徒至「ミサラ」(MISARA);明治39年(1896)10月10日,再因官廳統治的需要,移住到現住地,移住之初計有6戶23人;昭和5年(1930)和白毛、白毛阿冷兩社,合併為「ナンセイ社」。戰後,和平鄉公所由博愛遷至此地,「和平」之名逐漸取代舊有之稍來坪。和平是本區的行政中心,區內各機關多集中於此,如鄉民代表會、警察分局、消防分隊、戶政事務所、農會、國中、圖書館等。
 

壽駐在所的舊部落
影像為壽駐在所舊部落殘留的舊鐵鍋,因長年曝曬於戶外,經風吹日晒,已氧化成碎片。

日治時期官方進入壽一帶的時間為大正15年(1926)1月31日,臺東廳告示第十號發布里壟支廳轄區新增警察官吏駐在所,於內本鹿至高雄州界之間,設置橘、壽、常盤、朝日、出雲等警察官吏駐在所,分別隸屬於里壟支廳第三監視區第三、四分擔區。其中壽駐在所屬於巡查部長的第三分擔區,壽駐在所管轄內本鹿小社カブラタン、マリブラン、ピスパタン。至此,日方已大致沿北絲鬮溪建立起一道警戒線,東西橫貫當時中央山脈的內本鹿區域。
 

萬豐
位於萬豐部落下方的法治一號吊橋遺址

日治「霧社、卡社古道」位於山壁上由武界通往萬豐的古道,其出口分別為仁愛鄉的霧社以及信義鄉地利村的舊部落巴庫拉斯社。
古道沿著濁水溪主流的沿岸修築,目前萬豐村以北、到霧社的古道已經被現今的公路所取代,目前仍然殘留的路段為イナゴ附近以及武界到巴庫拉斯社。

由於歷年來「921地震」、「八八風災」以及數次的大雨後,目前古道柔腸寸斷,僅剩下一些吊橋橋柱遺跡以及片段的古道,目前武界水壩與壩旁岩壁上仍有古道遺跡
 

良久瀑布
影像為位於良久社下方的良久瀑布,霧社、卡社古道於其上方通過

日治時期所修築的「霧社、卡社古道」,事實上是由兩大段古道合成,分別是「萬大、卡社古道」與「萬大、霧社古道」合在一起,「霧社、卡社古道」為第一次被研究的理蕃道路,通過賽德克族與布農族的傳統領域,途中又有重要的曲冰考古遺址,是早期先民活動的足跡,因此沿途的遺址、聚落與古道,在學術研究上,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指標意義。

各姆姆社
影像為各姆姆社駐在所,日治時期曾在此設立駐在所,金洋社至各姆姆社亦有標準的警備道路,此社於昭和元年(1926)12月,共31戶115人併入金洋社中,各姆姆社自此廢社

各姆姆社為Klesan的古部落,依其遷徒口碑可見,各部落離開 habun  Kolo 古部落後,再往東便抵達比亞豪社。此社日後由馬巴阿拉人建立成固定的部落,並持續延用至20世紀30年代。而 Kana-Xaqual 人越過比亞豪社後,順和平北溪往東,續往莫瑤、Kngungu等處定居。

他們由Kngungu 之地轉往北(順山稜上行)發展,在海拔約 1 千公尺的等高線山腹,逐步建立金洋社、基嘎央社、庫巴博、克魯模安、哈嘎灣、哈卡巴里斯、塔貝賴、拉號及格勒亞賀等社,使 Kana-Xaqual人呈現連續線性的社群擴散。Kngungu 一社成為賽考利克方言語系者擴散的重要古部落。
 

流興社
照片中央無樹林地區即為流興社,週邊較淺色為林務局於 1970 年代所種之楓香樹。

本社位於和平北溪支流布蕭丸溪與流興溪(kong  sawsi)所夾峙稜線,面向東側斜坡上,海拔高約 1 千公尺,與哥各滋社隔溪相望,部落面向東方,面積開闊,日照充足,適合居住。流興社人認為他們的始祖 Bato  Naui 與 Wasau  Payas一同從 pinsəbəkan 出發,越過南湖大山後至 habun kolo,Bato 便停止並定居於該地。Wasau Payas 與族人繼續往東行遷至 kngungn(舊金洋社南方,臨溪平台地),Wasau 並逝於該地,日後族人再遷至布蕭丸溪河口右岸 Tbunan(日文記音為taporan)河階台地上建社。十餘年後因人口增加,族人再向三處遷徙:一支由當時的領導人 Takun  Bakotsi 率領,順流興溪上行至山腹建立流興社,一支族人北行約一公里,至平坦山頭建立哥各滋社(Gogotsu)。另一支由 Meraaran 率領,與哥各滋社附近建立奇諾斯(Rəkinos)社。

庫巴博大崩壁
影像為調查人員越過庫巴博大崩壁

「Bbu」在泰雅語中為「山嶺上平台視野展望良好的地方」,由此可知此社所在的地形。本社位居和平溪北溪左岸與莫很溪交匯處,海拔高約 1200 公尺,日治警備道於部落下方通過,向東通往流興社,向西則通往金洋社。庫巴博社內設有蕃童教育所及砲臺,目前仍可見學校內之操場、司令台、部落內疊石的排水溝。庫巴博駐在所早期係以泰雅家屋舍權充官署,昭和元年(1926)日人以檜木新建庫巴駐在所,不過目前已完全看不到建築物木構遺跡,僅存基地巨大的疊石。

德基水庫
臺電公司大甲溪發電廠德基分廠,前方水壩為德基壩

位於臺中市和平區的德基水庫,坐落大甲溪上游河岸,坡度陡峻,並有多處隘口,在日治末期臺灣總督府已擬訂大甲溪開發事業,計畫在大甲溪上游築堰蓄水,以達開發電力、農業灌漑和工業用水的目標,但因日本戰敗導致計畫中斷。到了戰後時期,國民政府沿襲臺灣總督府的規劃,電力開發計畫仍以達見為樞紐,下設達見、青山、谷關、天輪、馬鞍、和石岡等6座電廠,德基水壩於1973年開始蓄水,形成鵝蛋造型的大湖,並於隔年正式發電。

莎韻之鐘鐘樓
莎韻之鐘鐘樓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莎韻之鐘鐘樓,地處流興社部落,泰雅族傳統地名稱為Lyoxing,取其盛產山蘇之意,由於此處的地理位置控制著Klesan山區通往蘭陽平原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通往東側海岸的要隘,自清領時期以來,一直都是國家發動戰爭最重要的交戰之地。事實上,日治中期臺灣總督府大力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策劃、操作莎韻之鐘的故事,而流興社部落即是故事的源起之地,時至今日,仍可見到鐘座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