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12年(1937)新設治茆警察官吏駐在所該駐在所設於丹大溪、濁水溪匯流後之濁水溪右岸(今五里亭平原),設於濁水溪之天然隘口,控管原住民入山,防止已移住至山腳原住民,再度搬遷至原社。且為淨空山區移住剩餘住民,在移住地與原居地的中間處設立一個駐在所,可方便後續移住事宜。
聚落
武界水庫
奇諾斯社
奇諾斯社的遷徙過程口傳與哥各滋社幾乎完全相同,二社關係甚為密切。奇諾斯社的建社是在「頭目」Meraaran時,當時他們與哥各滋社一起居住於布蕭丸溪口右岸的Tbunan台地。日後,Meraaran發現了奇諾斯社一地適合定居,便遷居至此。但是由於奇諾斯位於半山中,西南以陡峭的斷崖面臨和平北溪,部落取水困難,因此於1915年起遷居至南澳南溪畔,旋檀(sendan)駐在所東方約4公里的地方。1920年因流行性感冒與虐疾,死亡者甚多,1923年奇諾斯社改遷至南澳南溪右岸,旋檀駐在所南方約1.3公里處,該社改稱為旋檀社,共有16戶52人。由於該地坡度過於傾斜,不易耕種,1931年再遷至旋檀駐在所東北方1公里的台地上,最後移入現今金洋村內。
哥各滋社
庫巴博
天輪白冷吊橋
鹿鳴橋
天龍古道
利稻部落
舊下馬派出所
舊下馬派出所位於舊下馬部落,是日治時期葉巴哥駐在所,疊石地基和階梯仍保存完整,平台上尚有一棟水泥建築物。下馬部落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緊鄰南橫公路上方,海拔約700公尺的斜坡上。部落原本在現址東南方約1公里的山坡上,是日治中期之後在日本政府強制移住之下形成的。布農語稱此地為Vauvu,為脊椎之意,因遠看山勢形似脊椎而得名。原本居住於Vauvu附近的布農族只有四戶。日人將Vauvu命名為Ivaqo,在當地設駐在所以便統治,並開始要求散居在鄰近山區的布農族人遷移到Ivaqo定居,在日治後期,下馬成為約有10戶的小聚落。1975年因風災地基塌陷,政府將居民從舊部落遷至今部落。
Pag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