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

五里亭
Overlooking Mount Zhimao and Zhuoshui River below.

昭和12年(1937)新設治茆警察官吏駐在所該駐在所設於丹大溪、濁水溪匯流後之濁水溪右岸(今五里亭平原),設於濁水溪之天然隘口,控管原住民入山,防止已移住至山腳原住民,再度搬遷至原社。且為淨空山區移住剩餘住民,在移住地與原居地的中間處設立一個駐在所,可方便後續移住事宜。

武界水庫
影像為平靜的武界水庫,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濁水溪上游。

武界水庫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境內,跨及法治村、萬豐村,即日月潭東北方約12公里處,鄰近武界部落。大正8年(1919)始建,於昭和9年(1934)啟用,武界壩功能為攔截濁水溪主流及其支流萬大溪的溪水,透過引水隧道,將溪水送至日月潭儲蓄、調節,再導入發電廠發電。由於濁水溪輸沙量大,武界壩攔阻很多濁水溪上游的沙石在武界壩以上的河床,因此武界壩淤積嚴重。

奇諾斯社
奇諾斯社: 照片中草本植物區,面積約 1 個田徑場。

奇諾斯社的遷徙過程口傳與哥各滋社幾乎完全相同,二社關係甚為密切。奇諾斯社的建社是在「頭目」Meraaran時,當時他們與哥各滋社一起居住於布蕭丸溪口右岸的Tbunan台地。日後,Meraaran發現了奇諾斯社一地適合定居,便遷居至此。但是由於奇諾斯位於半山中,西南以陡峭的斷崖面臨和平北溪,部落取水困難,因此於1915年起遷居至南澳南溪畔,旋檀(sendan)駐在所東方約4公里的地方。1920年因流行性感冒與虐疾,死亡者甚多,1923年奇諾斯社改遷至南澳南溪右岸,旋檀駐在所南方約1.3公里處,該社改稱為旋檀社,共有16戶52人。由於該地坡度過於傾斜,不易耕種,1931年再遷至旋檀駐在所東北方1公里的台地上,最後移入現今金洋村內。

哥各滋社
哥各滋社: 照片中下方蕨類植物區,面積約 2 個田徑場

哥各滋社的祖先由大甲溪上游,經 habun  sublus、南湖大山之後,最後定居在和平北溪上游一個稱做 bbu (即平頂之意)的地方,亦曾遷居比亞豪社址,其後順和平北溪而下,居住至布蕭丸溪河口右岸 Tbunan 台地上。由於人口日多,耕地不足,後遷至哥各滋社。哥各滋社人自 1913 年起,便陸續移住至寒溪村四方林與上東澳社(東澳派出所北方,1913 年 12 月 5 日移入),最初稱下哥各滋社,共 11 戶 59 人,1922 年改稱上東澳社。 

庫巴博
影像為庫巴博駐在所,位於庫巴博社內

「Bbu」在泰雅語中為「山嶺上平台視野展望良好的地方」,由此可知此社所在的地形。本社位居和平溪北溪左岸與莫很溪交匯處,海拔高約 1200 公尺,日治警備道於部落下方通過,向東通往流興社,向西則通往金洋社。庫巴博社內設有蕃童教育所及砲臺,目前仍可見學校內之操場、司令台、部落內疊石的排水溝。庫巴博駐在所早期係以泰雅家屋舍權充官署,昭和元年(1926)日人以檜木新建庫巴駐在所,不過目前已完全看不到建築物木構遺跡,僅存基地巨大的疊石。

天輪白冷吊橋
影像為天輪發電廠通往白冷的吊橋。

影像為天輪發電廠通往白冷的吊橋,從昭和年間的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可見本吊橋通往白冷警官駐在所,其前身為「白冷隘勇線」的巡視隘路,開鑿於明治44年(1911)2月23日,從白冷監督所為起點,往大甲溪上溯,抵達シウワンタイム,全長約4里(約16公里) 。大正3年(1914),由於原有舊隘路異常狹隘,臺中廳計畫拓寬東勢角至八仙山的道路,方便日後的伐木事業,最後由臺灣總督府營林局開鑿完成,不過道路仍然止於久良栖(今臺中市和平區松鶴)。
 

鹿鳴橋
鹿鳴橋

橫亙鹿野溪,由桃源村通往下中里的鹿鳴橋,位於舊臺九線公路上。1960年由日本建築師設計,由鋼索、鋼骨等建構的鋼索吊橋,橋面為柏油路面,僅能通行小型車輛。下中里位於鹿野溪右岸,布農語稱 tashipalu,為「對岸」之意,概指北絲鬮溪對岸。日治時期稱下中里,原指今部落之東南,係相對於上游的上中里而言,大正14年(1925)起與瓦崗(wakagan,舊紅葉)同屬溫泉駐在所管轄。除部份原居當地者外,昭和6年(1931)起日人針對內本鹿社進行集團移住,此地亦成為移住地之一。戰後簡稱為下里。
 

天龍古道
陡峭山壁上的天龍古道。

天龍古道起點在南橫公路186K處的天龍吊橋,終點在南橫公路197.2K,全長1.089公里,是利稻與霧鹿之間的交通捷徑。昭和4年(1929)日人修築關山越嶺道霧鹿經利稻至哈利卜松路段,在利稻與霧鹿間的溪谷架設吊橋,名為「天龍橋」,關山越嶺道過橋之後直接陡上通往利稻,與現今南橫公路路線不同。戰後天龍橋年久失修無法通行,南橫公路開闢時,為了運送施工人員與物資而重新整修。到1993年時,天龍橋已成危橋,橋對岸的古道也告荒廢,海端鄉公所遂將吊橋重新修復,並且在吊橋北側山壁上開鑿石階步道,此段步道即為天龍古道。

利稻部落
從南橫公路俯瞰利稻平台上的農田和房舍。

利稻部落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利稻溪與新武呂溪交會處的平坦台地。部落名稱來自於布農族語「Lito」,指此地眾多之野枇杷。民國時期改稱利稻。昭和5年(1930)之時,利稻已有24戶人家,當時是分散於10個聚落中。昭和8年(1933)3月到8月間,因大關山事件的影響,為了便於管理而將16戶150人移住到現利稻地區,形成了集村,到了昭和15年(1940),日本政府為了推廣水稻種植,再將14戶127人移到今利稻地區,至此今日利稻聚落的規模乃成形。
 

舊下馬派出所
舊下馬派出所位於舊下馬部落,是日治時期葉巴哥駐在所,疊石地基和階梯仍保存完整,平台上尚有一棟水泥建築物

舊下馬派出所位於舊下馬部落,是日治時期葉巴哥駐在所,疊石地基和階梯仍保存完整,平台上尚有一棟水泥建築物。下馬部落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緊鄰南橫公路上方,海拔約700公尺的斜坡上。部落原本在現址東南方約1公里的山坡上,是日治中期之後在日本政府強制移住之下形成的。布農語稱此地為Vauvu,為脊椎之意,因遠看山勢形似脊椎而得名。原本居住於Vauvu附近的布農族只有四戶。日人將Vauvu命名為Ivaqo,在當地設駐在所以便統治,並開始要求散居在鄰近山區的布農族人遷移到Ivaqo定居,在日治後期,下馬成為約有10戶的小聚落。1975年因風災地基塌陷,政府將居民從舊部落遷至今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