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

茂邊駐在所
茂邊駐在所的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茂邊駐在所,坐落莫很鞍部,建於1919年,為比亞毫古道開鑿當年所設置的。事實上,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一條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平臺,族人稱其為Biuho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富太山警備道入口,坐落合流溪流域,主要是從楠子駐在所向北行走,朝武塔社方向前進,經過南澳南溪前的三叉路口後,改往西南方向登上稜線,與通往武塔社的道路分道揚鑣,登上稜線後抵達一處小平臺,即為富太山警備道入口,泰雅族傳統地名稱為Biuho,這段路線行經富太山腹南側,與哥各茲警備道相接,相接之處是合流駐在所的舊址。時至今日,泰雅族人在1970年代種植香菇時,仍使用這條路徑。

銅山駐在所
銅山駐在所的砌石疊牆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銅山駐在所,坐落銅山南南西方,海拔約1620公尺,建於1919年,為比亞毫古道開鑿當年所設置的。事實上,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一條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

Doras獵寮
Doras獵寮位在Yax Bula鞍部至哥各茲社之間的稜線北側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Doras獵寮,坐落Yax Bula鞍部至哥各茲社之間的稜線北側上,地形開闊、視野甚佳,是相當良好的制高點,為金洋村耆老Doras所擁有,他是庫巴博社最後遷居下山的耆老。但是,根據田野訪查資料顯示,此處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所整建的,關於這一點可從工寮底部的疊石工事得知並非泰雅族人的傳統技法,除此之外,根據歷史學者廖英杰的研究,推測此地可能是哥各茲分遣所,並曾為哥各茲氣象觀測所。

哈卡巴里斯社
哈卡巴里斯社築有大範圍石牆以防禦山豬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哈卡巴里斯社,是先祖Gunpai Noekkan約在200年前率領9戶36人,從梨山東北方經南湖大山抵達和平溪流域的莫瑤,再遷至哈嘎灣社落腳,但其子又率領族人再次遷居到哈卡巴里斯建社。根據日本人類學家森丑之助的記載,哈卡巴里斯社僅有17戶,由於所在位置偏遠,臺灣總督府並未開闢警備道至此,但曾經設有駐在所,而日治初期哈卡巴里斯社族人於1915年前後先移居至寒溪村,後於1964年遷移至南澳平原與武塔村族人共居。

比亞毫社
從次考干溪遠眺比亞毫社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比亞毫社,坐落和平北溪上游右岸的河階地,地處與次考干溪的匯流之處,海拔約1000公尺,泰雅族傳統地名為Biho,取自創社頭目Biho Naui之名,日治時期稱之為白咬社,日語記音是Piyahau,到了戰後時期則音譯成比亞毫,待部落族人遷移至南澳平原後,通稱為碧候。

金洋社
金洋社的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金洋社,坐落和平北溪左岸的向南傾斜山坡地,海拔約1200公尺,因地形之故,分為靠山谷西側的Knyan部落和靠東側的Yuwu部落,泰雅族傳統地名為Nekenyan,為忘記之意,據傳過去族人將物品遺忘留置於此,便以此為名。關於金洋社的開墾歷史,是由先祖Takun Bato於1790年代率領族人由Pinsəbəkan經過南湖大山、比亞毫社,落腳於Kngungn居住,後來,其子Ponya又率領族人遷至金洋創社。日治時期,金洋社、比亞毫社和庫巴博社因人口眾多勢力強盛,被視為大社。

松山駐在所
松山駐在所後方的古道路段

位於臺東縣延平鄉的松山駐在所,是日治中期臺灣總督府為了要提升監控內本鹿一帶布農族人的效率,增編警手員額,於1924年設置的。事實上,臺灣總督府在北絲蘭溪左岸先後設置了溫泉、清水、松山、楓、嘉嘉代、桃林等駐在所,而松山駐在所於1930年撤廢,並且,將清水駐在所的管轄範圍調整為溫泉駐在所和楓駐在所的中間區域。

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
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的立牌

臺東蘇鐵早期因分類鑑定問題被誤判為臺灣蘇鐵,為古老的活化石,但珍貴的野生蘇鐵常遭人濫伐、盜採,導致數量急遽下降,而位在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附近的野生臺東蘇鐵,是分布面積最廣、數量最多且生長情況良好的區域。為了防止臺東蘇鐵被盜採,維持現有族群,林務局於1980年將鹿野溪兩岸地區,東西狹長7公里、面積290.46公頃,設為蘇鐵保護區,到了1986年農委會依文資法公告為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將臺東蘇鐵視為稀有植物,給予嚴格保護。

明野橋和武陵橋
日治時期修築的明野橋為吊橋形式,右側為戰後興建的武陵橋

位於臺東縣延平鄉的明野橋和武陵橋,坐落鹿寮溪沖積扇上,布農族傳統地名為Bokurau,取其平原之意,而明野橋是日治時期修築的吊橋,建成時間不詳,武陵橋則是戰後興建的橋樑,連結武陵村和新豐社區的要道。由於武陵一帶先天條件符合臺灣總督府對於移住地的要求,投入了大量經費從事移住設施的建設,成為里壠支廳最成功的集團移住地區,1938年也容納來自內本鹿社移住計畫中的カラがラン社和マスラ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