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nun

五里亭
Overlooking Mount Zhimao and Zhuoshui River below.

昭和12年(1937)新設治茆警察官吏駐在所該駐在所設於丹大溪、濁水溪匯流後之濁水溪右岸(今五里亭平原),設於濁水溪之天然隘口,控管原住民入山,防止已移住至山腳原住民,再度搬遷至原社。且為淨空山區移住剩餘住民,在移住地與原居地的中間處設立一個駐在所,可方便後續移住事宜。

武界水庫
影像為平靜的武界水庫,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濁水溪上游。

武界水庫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境內,跨及法治村、萬豐村,即日月潭東北方約12公里處,鄰近武界部落。大正8年(1919)始建,於昭和9年(1934)啟用,武界壩功能為攔截濁水溪主流及其支流萬大溪的溪水,透過引水隧道,將溪水送至日月潭儲蓄、調節,再導入發電廠發電。由於濁水溪輸沙量大,武界壩攔阻很多濁水溪上游的沙石在武界壩以上的河床,因此武界壩淤積嚴重。

鹿鳴橋
鹿鳴橋

橫亙鹿野溪,由桃源村通往下中里的鹿鳴橋,位於舊臺九線公路上。1960年由日本建築師設計,由鋼索、鋼骨等建構的鋼索吊橋,橋面為柏油路面,僅能通行小型車輛。下中里位於鹿野溪右岸,布農語稱 tashipalu,為「對岸」之意,概指北絲鬮溪對岸。日治時期稱下中里,原指今部落之東南,係相對於上游的上中里而言,大正14年(1925)起與瓦崗(wakagan,舊紅葉)同屬溫泉駐在所管轄。除部份原居當地者外,昭和6年(1931)起日人針對內本鹿社進行集團移住,此地亦成為移住地之一。戰後簡稱為下里。
 

天龍古道
陡峭山壁上的天龍古道。

天龍古道起點在南橫公路186K處的天龍吊橋,終點在南橫公路197.2K,全長1.089公里,是利稻與霧鹿之間的交通捷徑。昭和4年(1929)日人修築關山越嶺道霧鹿經利稻至哈利卜松路段,在利稻與霧鹿間的溪谷架設吊橋,名為「天龍橋」,關山越嶺道過橋之後直接陡上通往利稻,與現今南橫公路路線不同。戰後天龍橋年久失修無法通行,南橫公路開闢時,為了運送施工人員與物資而重新整修。到1993年時,天龍橋已成危橋,橋對岸的古道也告荒廢,海端鄉公所遂將吊橋重新修復,並且在吊橋北側山壁上開鑿石階步道,此段步道即為天龍古道。

利稻部落
從南橫公路俯瞰利稻平台上的農田和房舍。

利稻部落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利稻溪與新武呂溪交會處的平坦台地。部落名稱來自於布農族語「Lito」,指此地眾多之野枇杷。民國時期改稱利稻。昭和5年(1930)之時,利稻已有24戶人家,當時是分散於10個聚落中。昭和8年(1933)3月到8月間,因大關山事件的影響,為了便於管理而將16戶150人移住到現利稻地區,形成了集村,到了昭和15年(1940),日本政府為了推廣水稻種植,再將14戶127人移到今利稻地區,至此今日利稻聚落的規模乃成形。
 

舊下馬派出所
舊下馬派出所位於舊下馬部落,是日治時期葉巴哥駐在所,疊石地基和階梯仍保存完整,平台上尚有一棟水泥建築物

舊下馬派出所位於舊下馬部落,是日治時期葉巴哥駐在所,疊石地基和階梯仍保存完整,平台上尚有一棟水泥建築物。下馬部落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緊鄰南橫公路上方,海拔約700公尺的斜坡上。部落原本在現址東南方約1公里的山坡上,是日治中期之後在日本政府強制移住之下形成的。布農語稱此地為Vauvu,為脊椎之意,因遠看山勢形似脊椎而得名。原本居住於Vauvu附近的布農族只有四戶。日人將Vauvu命名為Ivaqo,在當地設駐在所以便統治,並開始要求散居在鄰近山區的布農族人遷移到Ivaqo定居,在日治後期,下馬成為約有10戶的小聚落。1975年因風災地基塌陷,政府將居民從舊部落遷至今部落。

下馬部落
從南橫公路嘉寶附近眺望下馬部落和中央山脈主稜,部落的房屋緊靠著南橫公路旁。

下馬部落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緊鄰南橫公路上方,海拔約700公尺的斜坡上。部落原本在現址東南方約1公里的山坡上,是日治中期之後在日本政府強制移住之下形成的。布農語稱此地為Vauvu,為脊椎之意,因遠看山勢形似脊椎而得名。原本居住於Vauvu附近的布農族只有四戶。日人將Vauvu命名為Ivaqo,在當地設駐在所以便統治,並開始要求散居在鄰近山區的布農族人遷移到Ivaqo定居,在日治後期,下馬成為約有10戶的小聚落。1975年因風災地基塌陷,政府將居民從舊部落遷至今部落。
 

梅山明隧道
從梅山部落入口處眺望南橫公路上的梅山明隧道,此隧道位於梅山部落東南方,2014年8月曾發生大規模崩塌,現在雖已修復,但仍可看到隧道周圍裸露的土石,可以想見工程的艱鉅

2009年莫拉克風災造成南橫公路處處路基崩塌、路面掩埋、橋樑流失,修復工作極為艱難,梅山部落上方的梅山明隧道在莫拉克風災之際雖無大損害,但2014年8月因豪雨造成大規模崩塌而將明隧道壓毀,至2018年月才修復完成。由於本部落是南橫西段西段山區的入口,因此梅山明隧道的修復是南橫公路能否通車的重要指標。
從梅山部落入口處眺望南橫公路上的梅山明隧道,此隧道位於梅山部落東南方,2014年8月曾發生大規模崩塌,現在雖已修復,但仍可看到隧道周圍裸露的土石,可以想見工程的艱鉅。
 

梅山部落
梅山部落主要道路,最右邊的建築物是馬舒霍爾文化聚落所,往前是樟山國小梅山分班,馬路走到底可接梅山吊橋

梅山部落主要道路,最右邊的建築物是馬舒霍爾文化聚落所,往前是樟山國小梅山分班,馬路走到底可接梅山吊橋。梅山部落(Masuhuaz)位於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布農語稱為Masuhuaz馬舒霍爾,為黃藤之意,因為該地盛產黃藤而得名。舊Masuhuaz社址在現部落之上方,1961年遷到現址後,仍稱Masuhuaz。梅山之地名,為國民政府遷台後,因此地盛產梅樹而改稱梅山。2009年莫拉克風災造成南橫公路處處路基崩塌、路面掩埋、橋樑流失,修復工作極為艱難,梅山部落上方的梅山明隧道在莫拉克風災之際雖無大損害,但2014年8月因豪雨造成大規模崩塌而將明隧道壓毀,至2018年月才修復完成。由於本部落是南橫西段西段山區的入口,因此梅山明隧道的修復是南橫公路能否通車的重要指標。

復興派出所(比鼻屋駐在所)
復興派出所(比鼻屋駐在所)

已裁撤的復興派出所,日治時期為關山越嶺道的比鼻屋駐在所,其後方為樟山國小復興分班。比鼻屋駐在所原設於荖濃溪西岸,後因防備上理由,遷至東岸復興派出所位址。
復興部落(Uaasik)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復興里,布農語稱Uaasik,因為此地多野生的山棕,意指生長山棕的地方。本地人較習慣沿用日語所譯的Bibiuw(比比由社或比鼻屋社)。族人原本散居在山林之間,日治時代日人推行理蕃政策,將族人強制搬遷,集中於荖濃溪左岸,即荖濃溪與拉克斯溪匯流處東方約2公里的台地上。到了日治末期,村落發生瘧疾,使得村民紛紛遷移,而人口驟減,直到光復之後,瘧疾疫情減緩,人口才又逐漸回流。 目前主要散居於現復興派出所附近,由於此部落接南橫公路路段少,所以聚落較分散,規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