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社群

五里亭
Overlooking Mount Zhimao and Zhuoshui River below.

昭和12年(1937)新設治茆警察官吏駐在所該駐在所設於丹大溪、濁水溪匯流後之濁水溪右岸(今五里亭平原),設於濁水溪之天然隘口,控管原住民入山,防止已移住至山腳原住民,再度搬遷至原社。且為淨空山區移住剩餘住民,在移住地與原居地的中間處設立一個駐在所,可方便後續移住事宜。

武界水庫
影像為平靜的武界水庫,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濁水溪上游。

武界水庫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境內,跨及法治村、萬豐村,即日月潭東北方約12公里處,鄰近武界部落。大正8年(1919)始建,於昭和9年(1934)啟用,武界壩功能為攔截濁水溪主流及其支流萬大溪的溪水,透過引水隧道,將溪水送至日月潭儲蓄、調節,再導入發電廠發電。由於濁水溪輸沙量大,武界壩攔阻很多濁水溪上游的沙石在武界壩以上的河床,因此武界壩淤積嚴重。

萬豐
位於萬豐部落下方的法治一號吊橋遺址

日治「霧社、卡社古道」位於山壁上由武界通往萬豐的古道,其出口分別為仁愛鄉的霧社以及信義鄉地利村的舊部落巴庫拉斯社。
古道沿著濁水溪主流的沿岸修築,目前萬豐村以北、到霧社的古道已經被現今的公路所取代,目前仍然殘留的路段為イナゴ附近以及武界到巴庫拉斯社。

由於歷年來「921地震」、「八八風災」以及數次的大雨後,目前古道柔腸寸斷,僅剩下一些吊橋橋柱遺跡以及片段的古道,目前武界水壩與壩旁岩壁上仍有古道遺跡
 

良久瀑布
影像為位於良久社下方的良久瀑布,霧社、卡社古道於其上方通過

日治時期所修築的「霧社、卡社古道」,事實上是由兩大段古道合成,分別是「萬大、卡社古道」與「萬大、霧社古道」合在一起,「霧社、卡社古道」為第一次被研究的理蕃道路,通過賽德克族與布農族的傳統領域,途中又有重要的曲冰考古遺址,是早期先民活動的足跡,因此沿途的遺址、聚落與古道,在學術研究上,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指標意義。

卓社舊部落(干卓萬社)
河階臺地即為卓社群的舊部落干卓萬社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干卓萬社,坐落武界上游濁水溪右岸的河階臺地,地處現今法治一號吊橋旁,海拔約780尺,為過去布農族卓社群的舊部落,日治時期萬大卡社古道從旁經過,而臺灣總督府於1913年在部落上方設置干卓萬駐在所。

法治一號吊橋
位於萬豐部落下方的法治一號吊橋遺址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法治一號吊橋,坐落中央山脈諸峰環繞的中間盆地,地處萬豐部落下方,現在僅存水泥建築遺址。事實上,這裡原本是布農族干卓萬社的祖居地,清領時期有ルルン社、バクラス社和トツコン社居住其間。

姐妹原事件
姐妹原一景,古道由此穿過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姐妹原,曾於1903年發生姊妹原事件,主要是1902年人止關事件後,臺灣總督府對於原住民族實施經濟封鎖,徹底斷絕賽德克族德克搭雅群前往埔里交易,也藉此利用平埔族人和布農族人誘使賽德克族人前往兩族交界的姊妹原進行交易,當干卓萬社的布農族人以酒食宴請賽德克族人,勸說卸下武裝,疑似一聲令下發動攻擊,以致賽德克族人遇害。這次事件影響深遠,先是影響賽德克族德克搭雅群對於日本的歸順,後至影響霧社事件。

卓社紀念碑
卓社紀念碑即為良久社蕃童教育所的遺址

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的卓社紀念碑,原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設置的良久社蕃童教育所,後來布農族人在2003年於蕃童教育所旗桿座的位置,設立了一座石碑記念,上面提有「卓社群尋根祖居地立碑紀念,信義鄉鄉長田炳源題,西元二○○三年二月十一日」的字樣。事實上,霧社卡社古道是由萬大霧社古道和萬大卡社古道連結而成,行經賽德克族與布農族的傳統領域,也是第一條被研究的理蕃道路,因為途中有著曲冰考古遺址,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價值。

良久社附近古道
位在良久社附近的古道現況

縱貫南投縣仁愛鄉和信義鄉的霧社卡社古道,全長約60公里,北起霧社、南至巴庫拉斯舊部落,主要是由萬大霧社古道和萬大卡社古道連結而成,行經賽德克族與布農族的傳統領域。事實上,霧社卡社古道是第一條被研究的理蕃道路,因為途中有著重要的曲冰考古遺址,得以瞭解史前人群的活動足跡,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指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