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al

比亞外
空拍比亞外部落。

比亞外(Piyaway)位於桃園市復興區高義里,卡義蘭東南,寶里苦山東麓,海拔500多公尺處。居民是乾隆7年(1742)從武道能敢遷移而來。Piyaway原意指一種豆名,地名起源於早期當地盛產此豆。另一說原為頭目之名,因在日治時期反抗日警暴行而罹難,社民即以其殉身處稱比亞外,但實際上清代已有此社名,此說有待商榷。清代作批爺外、白阿歪或白鴨尾。北橫公路完成後,當地之平地人漸多 ,長老教會之宋正喜牧師認為「比亞外」之名不雅,於1976年向政府機關申請改地名為里安,故亦稱里安。

內奎輝
空拍內奎輝

內奎輝(Qehuy)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高義里,座落在奎輝山東延山稜之南坡,高有千餘公尺,南望榮華溪谷,東距北橫公路約3公里,是一個僅有十餘戶人家的小部落。 內奎輝部落泰雅語稱為Qehuy,為獸角之意, 亦稱為Bnay,此乃舊部落的名稱,泰雅語為橘桔之意 。今大部分居民都已北遷至復興區奎輝里,僅殘留數戶為一小部落,故名內奎輝,族人稱為樂樂。北橫公路完成後,內奎輝因地處深山,交通不便,因此部分人遷到北橫沿線的大灣、卡義蘭等,目前有十餘戶仍居住現址。

義興
從北橫公路眺望大漢溪對岸的義興,部落下方為大漢溪,溪谷右端為義興壩。

義興(Gihin)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義盛里,小烏來南方約三公里處,大漢溪中游右岸的台地或斜地,海拔約400公尺。與高坡隔大漢溪相對,由北橫公路有吊橋可達。亦作宜亨,泰雅語原義為陽光,據說往昔雪霧鬧社人到此,見陽光普照,認定居此必子孫興旺,乃遷此定居,並將此地取名Gihin。亦有謂 Gihin意為山坡地、草名、水蛭,但均不可考。今闢有義興一圳、義興二圳,故稻田頗多,而山坡地產竹木與香菇。大漢溪上義興攔砂壩完成後,利用期水力在此建設義興電廠。

下宇內
下宇內

下宇內(Rahu’)又稱小烏來,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義盛里。早期泰雅語為rahu-ulay意指下半內,當時因為文旦樹而得名,ulay溪中有溫泉,後被破壞。上方為上半內gramay,但今天皆稱ulay。光復初期復興區地名皆以閩南語譯成,為識別台北烏來,稱為小烏來,或譯為宇內,因為於相對下游處故稱下宇內。泰雅語ulay乃為瀑布之意,亦有人誤解為溫泉之意。聚落內有創立於1950年的義盛國小。 日據時期有日本人來此管理,下宇內部落是由原居住在上宇內的居民所遷徙下來。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之部分建築。

位於角板山行館旁的角板山樟腦收納所,建於昭和14年(1939)。 在清末日治時期,台灣的樟腦產量最高曾佔世界七成之多,因此有「樟腦王國」之稱,而角板山則是北台灣伐樟製腦的集散中心,日人更建立輕便台車,以順利將樟腦運至大嵙崁(今大溪),再藉由大漢溪運至台北、出口至世界各地。明治34年(1901),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成立,將樟腦相關事務納入。大正8年(1919),為加強控制和減低成本,以官辦民營的生產方式,成立「台灣製腦株式會社」。昭和9年(1934)臺灣總督府解散製腦株式會社,將原料與成品的製造改由専賣局統轄。1945年國民政府遷台 後,樟腦生產仍維持專賣制度,1967年台灣省樟腦煉製廠裁撤,取消樟腦公賣制度。

介壽國小(角板山蕃童教育所)
介壽國小校門,校址位於桃園市復興區澤仁里中正路33號。

明治42年(1909)8月,角板山甲種蕃童教育所成立,為今介壽國小的前身。1946年9月合併原國語(日語)講習所於現址成立新竹縣角板鄉角板國民學校。1949年10月改稱桃園縣角板鄉角板國民學校,1954年角板鄉改稱復興鄉,校名亦改稱桃園縣復興鄉介壽國民學校,1957年配合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稱桃園縣復興鄉介壽國民小學。介壽國小屬偏遠地區小學,校園設計以泰雅文化為主軸,因環境特殊,特別重視融合多元族群,落實多元文化觀。

角板山神社石燈籠竿
桃園市復興區圖書館後方階梯,此階梯並非角板山神社遺跡,但兩側的裝飾石柱是神社遺留的石燈籠構件「竿」(石燈籠燈幢下部的長柱子),上面刻有捐獻者名字。

日治時期,角板山神社於新竹州大溪郡番地角板山社興建,昭和13年(1938)8月15日鎮座,祭神為豐受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例祭日為每年的11月15日。 原址位於桃園市復興區澤仁里中正路與仁愛路交叉口附近,復興區圖書館和歷史文化館一帶。戰後神社的建築物已被拆除,目前可見的遺跡只剩下成為巷道的參拜道和四個石燈籠竿。

角板山神社參拜道
角板山神社參拜道

遠處的斜坡在日治時期為角板山神社參拜道,斜坡左側的建築物為桃園市復興區圖書館,斜坡右側是復興區歷史文化館。角板山神社於新竹州大溪郡番地角板山社興建,昭和13年(1938)8月15日鎮座,祭神為豐受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例祭日為每年的11月15日。原址位於桃園市復興區澤仁里中正路與仁愛路交叉口附近。戰後神社的建築物已被拆除,只剩石燈籠部分的構件「竿」(石燈籠燈幢下部的長柱子),如今已被用來作為階梯旁的裝飾,上面還可以看到捐獻者的名字。

泉駐在所通往榛駐在所途中溪溝木橋
泉駐在所通往榛駐在所途中溪溝木橋

影像為泉駐在所通往榛駐在所途中所經的木橋,通過泉駐在所約35分鐘後所經過的溪溝,2003年前後雪霸國家公園於此興建木橋,木橋過後約30分鐘可到榛駐在所。北坑溪古道修築於日治大正12年(1923),完工於大正14年(1925)年,北坑溪古道北起田村臺(今新竹縣五峰鄉轄內),南抵二本松(今苗栗縣泰安鄉),全長約74公里,為日治時期所修築的理蕃道路之一,此道路位於今日新竹五峰鄉與苗栗縣泰安鄉的後山地帶,最大特點是呈現「南北向」的道路系統,在日治時期的山區交通史上扮演著相當重要角色。今日北坑溪古道受風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全段古道難以貫通而荒廢至今,僅存部分道路遺跡。

象鼻部落
影像為麻必浩部落空拍象鼻部落,右方伸入大安溪稜線為千兩山稜線,其稜線後方部落為後方部落為象鼻部落。

影像為麻必浩部落空拍象鼻部落,右方伸入大安溪稜線為千兩山稜線,其稜線後方部落為後方部落為象鼻部落,象鼻部落位於大安溪右岸山麓,海約500公尺的溪邊台地。原名麥步安(Mepuwal),社人為於泰雅族澤敖利亞族之北勢群,他們的祖先是舊馬拉邦社於明治36年(1903)與日方作戰,由大湖鄉東興村退守至此。村名由來,以位於宛如大象長鼻的千兩山腳而得名。本村有座山,由東南邊遠望山峰,周圍形狀猶如一隻大象之頭部,頭部兩旁稍凸,正如大象之耳朵,頭前兩旁稍凹如大象之眼睛,山坡地由此象東南緩緩而下,直入大安溪,狀似大象之鼻子。大正13年(1924)於部落後方制高處設置象鼻駐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