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al

塔曼溪駐在所
樹林後方斜坡上的疊石遺跡,即為塔曼溪駐在所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塔曼溪駐在所,坐落大漢橋南側停車場的對面山壁,由於1963年北部橫貫公路開始興建,路線規劃大部分與角板山三星古道重疊,以致日治時期修築的鐵線橋紛紛遭到拆除、改建,而原本地處塔曼溪駐在所旁的塔曼溪吊橋也改建為大漢橋,可以俯瞰塔曼溪狹谷,也能遠眺巴陵地區。時至今日,在停車場對面山壁的樹林中,仍可見到塔曼溪駐在所的疊石遺跡。

德基水庫
臺電公司大甲溪發電廠德基分廠,前方水壩為德基壩

位於臺中市和平區的德基水庫,坐落大甲溪上游河岸,坡度陡峻,並有多處隘口,在日治末期臺灣總督府已擬訂大甲溪開發事業,計畫在大甲溪上游築堰蓄水,以達開發電力、農業灌漑和工業用水的目標,但因日本戰敗導致計畫中斷。到了戰後時期,國民政府沿襲臺灣總督府的規劃,電力開發計畫仍以達見為樞紐,下設達見、青山、谷關、天輪、馬鞍、和石岡等6座電廠,德基水壩於1973年開始蓄水,形成鵝蛋造型的大湖,並於隔年正式發電。

莎韻之鐘鐘樓
莎韻之鐘鐘樓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莎韻之鐘鐘樓,地處流興社部落,泰雅族傳統地名稱為Lyoxing,取其盛產山蘇之意,由於此處的地理位置控制著Klesan山區通往蘭陽平原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通往東側海岸的要隘,自清領時期以來,一直都是國家發動戰爭最重要的交戰之地。事實上,日治中期臺灣總督府大力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策劃、操作莎韻之鐘的故事,而流興社部落即是故事的源起之地,時至今日,仍可見到鐘座遺址。

茂邊駐在所
茂邊駐在所的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茂邊駐在所,坐落莫很鞍部,建於1919年,為比亞毫古道開鑿當年所設置的。事實上,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一條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平臺,族人稱其為Biuho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富太山警備道入口,坐落合流溪流域,主要是從楠子駐在所向北行走,朝武塔社方向前進,經過南澳南溪前的三叉路口後,改往西南方向登上稜線,與通往武塔社的道路分道揚鑣,登上稜線後抵達一處小平臺,即為富太山警備道入口,泰雅族傳統地名稱為Biuho,這段路線行經富太山腹南側,與哥各茲警備道相接,相接之處是合流駐在所的舊址。時至今日,泰雅族人在1970年代種植香菇時,仍使用這條路徑。

銅山駐在所
銅山駐在所的砌石疊牆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銅山駐在所,坐落銅山南南西方,海拔約1620公尺,建於1919年,為比亞毫古道開鑿當年所設置的。事實上,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一條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

Doras獵寮
Doras獵寮位在Yax Bula鞍部至哥各茲社之間的稜線北側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Doras獵寮,坐落Yax Bula鞍部至哥各茲社之間的稜線北側上,地形開闊、視野甚佳,是相當良好的制高點,為金洋村耆老Doras所擁有,他是庫巴博社最後遷居下山的耆老。但是,根據田野訪查資料顯示,此處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所整建的,關於這一點可從工寮底部的疊石工事得知並非泰雅族人的傳統技法,除此之外,根據歷史學者廖英杰的研究,推測此地可能是哥各茲分遣所,並曾為哥各茲氣象觀測所。

哈卡巴里斯社
哈卡巴里斯社築有大範圍石牆以防禦山豬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哈卡巴里斯社,是先祖Gunpai Noekkan約在200年前率領9戶36人,從梨山東北方經南湖大山抵達和平溪流域的莫瑤,再遷至哈嘎灣社落腳,但其子又率領族人再次遷居到哈卡巴里斯建社。根據日本人類學家森丑之助的記載,哈卡巴里斯社僅有17戶,由於所在位置偏遠,臺灣總督府並未開闢警備道至此,但曾經設有駐在所,而日治初期哈卡巴里斯社族人於1915年前後先移居至寒溪村,後於1964年遷移至南澳平原與武塔村族人共居。

比亞毫社
從次考干溪遠眺比亞毫社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比亞毫社,坐落和平北溪上游右岸的河階地,地處與次考干溪的匯流之處,海拔約1000公尺,泰雅族傳統地名為Biho,取自創社頭目Biho Naui之名,日治時期稱之為白咬社,日語記音是Piyahau,到了戰後時期則音譯成比亞毫,待部落族人遷移至南澳平原後,通稱為碧候。

金洋社
金洋社的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金洋社,坐落和平北溪左岸的向南傾斜山坡地,海拔約1200公尺,因地形之故,分為靠山谷西側的Knyan部落和靠東側的Yuwu部落,泰雅族傳統地名為Nekenyan,為忘記之意,據傳過去族人將物品遺忘留置於此,便以此為名。關於金洋社的開墾歷史,是由先祖Takun Bato於1790年代率領族人由Pinsəbəkan經過南湖大山、比亞毫社,落腳於Kngungn居住,後來,其子Ponya又率領族人遷至金洋創社。日治時期,金洋社、比亞毫社和庫巴博社因人口眾多勢力強盛,被視為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