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族

故花蓮港廳巡査班長持館代五郎之碑
故花蓮港廳巡査班長持館代五郎之碑

位於合歡越嶺古道錐麓段的故花蓮港廳巡査班長持館代五郎之碑,相距斷崖駐在所約50公尺,主要記念斷崖駐在所前身的東麓分遣所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在1916年值勤時遭到原住民襲殺身亡,原本僅立木柱紀念,後於1935年改建為水泥墓碑。由於錐麓段古道經過斷崖駐在所和持館代五郎之碑後路況較差,多處崩毀,現今並不開放。

錐麓大斷崖小隧道內的石雕菩薩
錐麓大斷崖小隧道內的石雕菩薩

位於合歡越嶺古道錐麓段的錐麓大斷崖,為垂直陡立的峭壁,是由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稜線而形成,長約1200公尺,高約600公尺,幾乎全是大理岩石構成,與福磯斷崖隔著立霧溪對峙,僅僅相距20多公尺,堪稱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行走錐麓大斷崖時,中途會經過一個小隧道,隧道內供奉著一尊石雕菩薩,而隧道外的石壁上刻有大正叄年梅沢作(業隊)開鑿紀念的字樣,其實,錐麓段的古道正是在1915年由梅澤柾警部帶領作業隊開鑿完成。

錐麓大斷崖中間的小隧道
錐麓大斷崖中間小隧道的外觀

位於合歡越嶺古道錐麓段的錐麓大斷崖,為垂直陡立的峭壁,是由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稜線而形成,長約1200公尺,高約600公尺,幾乎全是大理岩石構成,與福磯斷崖隔著立霧溪對峙,僅僅相距20多公尺,堪稱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行走錐麓大斷崖時,中途會經過一個小隧道,隧道內供奉著一尊石雕菩薩,而隧道外的石壁上刻有大正叄年梅沢作(業隊)開鑿紀念的字樣,其實,錐麓段的古道正是在1915年由梅澤柾警部帶領作業隊開鑿完成。

錐麓大斷崖
峭壁垂直陡立的錐麓大斷崖

位於合歡越嶺古道錐麓段的錐麓大斷崖,為垂直陡立的峭壁,是由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稜線而形成,長約1200公尺,高約600公尺,幾乎全是大理岩石構成,與福磯斷崖隔著立霧溪對峙,僅僅相距20多公尺,堪稱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由於錐麓段的古道地形險峻,部分路段崩毀,為了安全起見,現今只開放燕子口到斷崖駐在所共3.1公里的路段,若從錐麓吊橋走來,大約90分鐘即可抵達錐麓大斷崖最精華的路段。

巴達岡駐在所
巴達岡駐在所遺留的水泥門柱

位於合歡越嶺古道錐麓段1公里處的巴達岡駐在所,地勢平緩,但其南緣斷崖陡落為燕子口,太魯閣族傳統地名為桂竹之意,也具有突擊戰地的意義,據傳過去巴達岡部落族人因颱風毀屋而暫遷立霧溪下游避難,返回故居時發現已被靜觀部落族人所佔,乃削桂竹為槍,決戰奪回。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此設置衛生所、教育所和駐在所,其後為了推動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計畫,更設立招待所、俱樂部和宿泊所,作為富世和天祥路程之間的休憩處。

不動明王廟
位於寧安橋下方的不動明王廟

位於中部橫貫公路183公里處的不動明王廟,坐落寧安橋下方,新、舊橋樑並排於立霧溪上,紅色舊橋為公路開築之初所建,是當時臺灣最長的單孔橋,在舊橋前方約50公尺,有一座窄小的天王橋,橋下岩窟洞內即為不動明王廟,據傳是日治末期在立霧溪開採金礦的日本人,在修築採礦道路不順利,特別從日本請來銅鑄的不動明王神像在此供奉,庇佑工程平安。戰後時期,曾因無人祭拜,神像送到西寧寺供奉,直至1951年臺電重塑神像,並整修廟宇。

文山溫泉
從泰山隧道俯視文山溫泉上方吊橋

位於中部橫貫公路天祥和西寶之間的文山溫泉,為太魯閣國家公園裡唯一的野溪溫泉,出水口隱藏在立霧溪支流大沙溪河床岸邊的大理石岩縫,是由參與1914年太魯閣戰爭的少佐深水武平次發現的,並命名為深水溫泉,到了戰後時期,國民政府改稱為文山溫泉。原本從中部橫貫公路泰山隧道南口右側的步道可下抵溫泉,但2005年曾發生落石擊中遊客造成死傷,一度封閉,現今僅維持野溪溫泉原貌不再開發。

關原駐在所
關原駐在所入口處的的疊石牆

位於中部橫貫公路關原上方的關原駐在所,海拔約2580公尺,當太魯閣戰爭發生時,臺灣總督府派遣的軍隊從合歡山向東進攻太魯閣,關原就是第一站,而時任臺灣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聽聞太魯閣族部落曾大戰於此,就引日本戰國時期的古戰場為典,命名為關原。於是,日治中期合歡越嶺古道改線,為了紀念總督而將駐在所稱為關原。戰後時期,中部橫貫公路開通,從關原駐在所下方經過之處,也稱為關原,設有觀雲山莊、合歡派出所和關原加油站等。

合歡越嶺古道
從大禹嶺到關原駐在所之間的合歡越嶺古道

1914年太魯閣戰爭發生時,時任臺灣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欲以強勢軍警力量,殲服立霧溪沿岸的太魯閣族,而南投廳長石橋亨就親自率領南投廳道路開鑿隊,自埔里出發,開路抵達天祥。戰爭結束後,繼續整修道路,從埔里到太魯閣峽口,即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最初路徑。其後,因部落集體遷移,加上原本路線坡度較大,於是修改路線,在1935 年完工。戰後時期,中部橫貫公路開通,取代、切斷合歡越嶺古道,加上颱風侵蝕,現今僅有少數完整路段可行走。

合歡駐在所
從高處俯視合歡駐在所一帶的現況

位於台14甲線省道上方的合歡駐在所,坐落大禹嶺和小風口之間,海拔2782公尺。1914年太魯閣戰爭發生時,時任臺灣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欲以強勢軍警力量,殲服立霧溪沿岸的太魯閣族,而南投廳長石橋亨就親自率領南投廳道路開鑿隊,自埔里出發,開路抵達天祥。戰爭結束後,繼續整修道路,從埔里到太魯閣峽口,即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最初路徑。其後,因部落集體遷移,加上原本路線坡度較大,於是修改路線,在1935 年完工,成為當時熱門的健行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