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

白石吊橋
吊橋距下方的薩克亞金溪,約有100多公尺深,吊索與橋板間為鐵絲交織而成的防護網,於橋板兩側左右向外側延伸。

白石吊橋最初建於大正10年(1921),於1947年二度修建。白石吊橋長約145公尺,寬約90公分,跨越薩克亞金主流,薩克亞金是泰雅語譯音,為白石之意。薩克亞金溪發源於大霸尖山北稜西側,為大漢溪上游的兩大支流之一。近年因遊客數量增多,顧及安全再度整修,於橋旁設有解說牌。

霞喀羅大山西北稜鞍部
霞喀羅大山西北鞍部,為整段古道的越嶺點,早期日治時期日本人按地形開鑿道路,通道外型似門型

霞喀羅大山西北鞍部,為整段古道的越嶺點。日本人鑿開鞍部以利通行,形成一個門狀的通道,當地泰雅族將之命名為Belefun,即「門」之意。
從鞍部向東前行數分鐘,右側稜線為通往霞喀羅大山的登山口。由此攀登霞喀羅大山,往返約需1.5小時。過了登山口之後約20分鐘的步道,左為霞喀羅大山北稜鞍部,因地理位置具戰略意義,因此在霞喀羅大山北稜鞍部設置駐在所。即大正11年(1922)所設置的松下駐在所,為霞喀羅道路沿線最高的駐在所。

霞喀羅國家步道-石鹿端
霞喀羅國家步道-石鹿端

新竹縣五峰鄉的霞喀羅國家步道石鹿端登山口,林務局在此處設有解說牌,「霞喀羅古道」又稱「石鹿古道」,兩端的起點分別為井上(今新竹縣五峰鄉清泉)與控溪(今尖石鄉秀鑾村),大正6年(1917)及大正9年(1920)二次的霞喀羅事件,日本官方鑒於當時舊新竹州管內的蕃地輸送道路僅一條霞喀羅隘勇線,因此大正9年(1920)11月中旬計畫從上坪起至分遣所,新開鑿理蕃道路,以壓制與監視霞喀羅群。
大正11年(1922)3月底,完成「霞喀羅道路」,同年4月沿線陸續新設各駐在所,共19處,完成了新竹州下大溪與竹東兩郡的橫斷道路。大正13年(1924)將道路兩端的控溪、桃山及井上警戒所改為駐在所,完善整條道路的警備。

石鹿部落
石鹿部落一景

石鹿部落位於民都有山東方一個小山頭的南向長稜上,早期在這一帶區域盛產烏心石,因此泰雅族人稱此地為Skaru。Skaru是指涉「烏心石」這種喬木,廣泛分部於全臺灣中低海拔闊葉林。大正2年(1913)在本區域設置隘勇監督所,以Skaru之譯音シヤカロ-為監督所名,大正11年(1922)4月1日,設置「シヤカロ-警察官吏駐在所」,戰後將シヤカロ音譯為「石鹿」。
影像為石鹿聚落現況,聚落上方則為日治時期的シヤカロ-警察官吏駐在所,戰後更名為石鹿派出所。

清泉一號吊橋
連結清泉派出所與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清泉部落的的清泉一號吊橋

清泉一號吊橋吊橋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清泉部落,海拔約535公尺處,橫跨上坪溪,清泉一號吊橋可連結清泉派出所。吊橋長約157公尺,高25公尺,橋寬1.4公尺,為清泉一帶最高的吊橋,在橋上可俯瞰整個清泉區域,原址為日治時期井上鐵線橋,吊橋兩端仍有當年霞喀羅警備道路的部分路段,日治時期的井上鐵線橋,因年久失修損毀,1996年於原址年重新修建。

塔曼溪駐在所
樹林後方斜坡上的疊石遺跡,即為塔曼溪駐在所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塔曼溪駐在所,坐落大漢橋南側停車場的對面山壁,由於1963年北部橫貫公路開始興建,路線規劃大部分與角板山三星古道重疊,以致日治時期修築的鐵線橋紛紛遭到拆除、改建,而原本地處塔曼溪駐在所旁的塔曼溪吊橋也改建為大漢橋,可以俯瞰塔曼溪狹谷,也能遠眺巴陵地區。時至今日,在停車場對面山壁的樹林中,仍可見到塔曼溪駐在所的疊石遺跡。

德基水庫
臺電公司大甲溪發電廠德基分廠,前方水壩為德基壩

位於臺中市和平區的德基水庫,坐落大甲溪上游河岸,坡度陡峻,並有多處隘口,在日治末期臺灣總督府已擬訂大甲溪開發事業,計畫在大甲溪上游築堰蓄水,以達開發電力、農業灌漑和工業用水的目標,但因日本戰敗導致計畫中斷。到了戰後時期,國民政府沿襲臺灣總督府的規劃,電力開發計畫仍以達見為樞紐,下設達見、青山、谷關、天輪、馬鞍、和石岡等6座電廠,德基水壩於1973年開始蓄水,形成鵝蛋造型的大湖,並於隔年正式發電。

莎韻之鐘鐘樓
莎韻之鐘鐘樓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莎韻之鐘鐘樓,地處流興社部落,泰雅族傳統地名稱為Lyoxing,取其盛產山蘇之意,由於此處的地理位置控制著Klesan山區通往蘭陽平原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通往東側海岸的要隘,自清領時期以來,一直都是國家發動戰爭最重要的交戰之地。事實上,日治中期臺灣總督府大力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策劃、操作莎韻之鐘的故事,而流興社部落即是故事的源起之地,時至今日,仍可見到鐘座遺址。

茂邊駐在所
茂邊駐在所的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茂邊駐在所,坐落莫很鞍部,建於1919年,為比亞毫古道開鑿當年所設置的。事實上,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一條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平臺,族人稱其為Biuho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富太山警備道入口,坐落合流溪流域,主要是從楠子駐在所向北行走,朝武塔社方向前進,經過南澳南溪前的三叉路口後,改往西南方向登上稜線,與通往武塔社的道路分道揚鑣,登上稜線後抵達一處小平臺,即為富太山警備道入口,泰雅族傳統地名稱為Biuho,這段路線行經富太山腹南側,與哥各茲警備道相接,相接之處是合流駐在所的舊址。時至今日,泰雅族人在1970年代種植香菇時,仍使用這條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