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路

楓林部落
遠眺楓林部落

位於屏東縣獅子鄉的楓林部落,坐落楓港溪南岸支流河畔的緩傾斜地上,距離楓港約2.5公里,由原本居住在內麻裡巴社和阿遮美薛社於1941年遷移至此所形成的集居型部落,房舍巷道排列整齊,屬於內文群的排灣族。日治末期以前,此地並無任何部落分布,集團移住完成後,臺灣總督府在這裡設置駐在所,並命名為楓社,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將鄉公所從獅子村遷移至此,獨立設村時改名為楓林,地名由來應該與楓港相同,是因冬季落山風強勁而得。

楓港
從台26線省道遠眺楓港聚落

位於屏東縣枋山鄉的楓港,坐落楓港溪南岸靠近海濱之處,由於冬季時落山風強勁且地處楓港溪口,故而得名,可寫作風港,與舊庄對稱為下楓港。事實上,楓港為原、漢交界之處,過去是排灣族射不力社的傳統領域,清領時期闢建楓港卑南古道時就以此地作為起點,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此設置派出所,以利監控山區與平地的交易,也能管理楓港地區的治安。時至今日,楓港派出所附設鐵馬驛站,提供單車和遊客使用。

草埔部落
草埔部落街景

位於屏東縣獅子鄉的草埔部落,坐落楓港溪上游,是由原本居住在草埔後社和驅獵遊社於日治末期遷移至此所形成的,由於平坦可居的住地空間有限,房舍分散各處,分為上草埔和下草埔部落,而現今的草埔國民小學是1940年由草埔後社搬遷至現址。

壽峠
位在屏東縣獅子鄉的壽卡派出所和鐵馬驛站

位於屏東縣獅子鄉和臺東縣達仁鄉交界的壽峠,坐落中央山脈尾端的小山口,海拔約500公尺,不僅地處楓港卑南古道,也是現今南迴公路穿越經過之地。事實上,楓港卑南古道是清領時期開山撫番政策下開鑿的道路,前身為當地排灣族的部落道路,主要由楓港朝東北方向沿溪開鑿,路線並未與南迴公路重疊,而是沿著部落道路北轉繞進耆路知可山後,再沿著稜線接到壽峠,最後出魯木鹿溪再沿海岸道路抵達大武。

森永部落
森永遷村紀念碑

位於臺東縣達仁鄉的森永部落,是由原本居住在舊大古和鄰近部落古他納斯、依尼發里央於1953年遷移至此所形成的。日治時期,舊大古社的部落族人因地處陡峭山區,生活不便,選擇專門種植奎寧、咖啡和茶葉的森永星奈園株式會社所在地區作為遷村之地,其後,也沿用農場名稱當作村名。事實上,舊大古社的排灣族傳統地名為Talilig,是深山峻峭的意思,而古他納斯的傳統地名是Gutanas,指部落在峭壁上,依尼發里央的傳統地名Enivaian則是指有神木、大樹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