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坳

古樓中正路祖靈屋
中正路的祖靈屋,位於古樓社區。

中正路的祖靈屋,位於古樓社區。祖靈屋是排灣族部落最神聖的地方,每一個氏族有一間自己的祖靈屋,在小米收穫祭和五年祭的時候,同一氏族的人要回到祖靈屋中團聚。另外,每一個部落都有屬於部落的祖靈屋,祭典時,祭司、巫婆與頭目在裡面進行各種儀式,外人不得參與。祖靈屋用石板搭建,除了最重要的祖先雕像外,裡面幾乎沒有其他家具,只有四周牆面釘著木架,上面放置珍貴的陶壺、桐盆等收藏品。此外,五年祭中所刺中的藤球、刺竿尖端、捕獲的山豬牙、頭骨、熊鷹羽、爪、熊牙等戰果,也都收藏在祖靈屋內以流傳給後代。在古樓村有2間祖靈屋,最早的插標處祖靈屋( cinekecekan) 位於中山路大轉彎處,主要是進行小米祭、豐收祭、五年祭選祭司之處,後來因村莊人口增加,又增建了中正路邊的狩獵祖靈屋 (rusivawan)。

舊古樓石板屋
舊古樓部落荒廢的石板屋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古樓部落,坐落武威山東南向山腰的急傾斜坡,海拔約1150公尺,排灣族傳統地名為Kuljaljau,又稱崑崙坳、加籠雅,是日治時期規模最大的原住民部落,內有5個互相接近的集居型部落,當中Umaq是最早開闢的,其他皆是由此分派而生。日治末期,舊古樓部落是以當時所轄的クナナウ駐在所為中心,臺灣總督府為了分化部落,先後鼓勵部落族人遷至臺東縣太麻里鄉和達仁鄉居住,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也安排集體遷村至古樓部落現址。

戰歿勇士之墓
位在舊古樓部落入口的戰歿勇士之墓的石板墓碑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古樓部落,在入口之處矗立著一座石板墓碑,刻有戰歿勇士之墓的字樣,為日治末期發生的太平洋戰爭中,參與高砂義勇隊不幸陣亡的部落族人骨灰盒的合葬地,長方形墓穴覆蓋著石板。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總督府動員原住民族青年前往南洋協助戰爭的組織,通稱為高砂義勇隊,先後出動數次,而1942年第一批高砂族挺身報國隊有500人遠赴菲律賓作戰,甚至後來還將原住民族青年重新編入特殊任務部隊內。

𡶛山北側古道
𡶛山北側有一段寬大平緩的崑崙坳古道路段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𡶛山,在海拔約1250公尺的北側之處,有一段寬大平緩的崑崙坳古道路段,為清領時期開鑿的第一條開山撫番道路,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利用崑崙坳古道的部分路段作為理蕃道路,西起潮州開路,經過來義社後進抵古樓社,而東自金崙社,經過近黃社後到達諸野葛社,中間橫越中央山脈的路段就荒廢不用。

舊來義部落
舊來義部落坐落的山坡,中間平坦草地為駐在所位置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來義部落,坐落內社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至600公尺,內有兩個集居型的部落,地處東南側的大部落稱為Chajiakavus,而西北側的小部落稱為Chingasan,是前者分派出來的。事實上,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來義社設有駐在所管轄部落,直到戰後初期,部落族人被迫集體遷村至現今的來義部落。若要前往舊來義部落,可從來義林道6.5公里處的岔路進入,即可見到入口設置的歡迎光臨加拉阿夫斯舊部落的石碑,部落遺址仍有大規模的石板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