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11線

胆曼
胆曼部落空拍一景

胆曼位於烏石鼻南側海岸,是一個阿美族部落,據說其祖先因為不堪花蓮港廳北方的高山蕃壓迫,或因耕地狹小,或與清兵交戰敗北而南遷,於光緒12年(1886)左右移來。其祖先抵達此地之際,乃黑暗的夜晚,阿美族語稱黑夜為Tonman,遂以為社名,漢譯為胆曼社。還有另一說法,在部落南端有一深長的溝渠,溝底長滿茅草,連白天也顯得昏暗,阿美族人說幽暗為toman或ta’man,遂以ta'man為社名。族人於明治 34-35 年(1901-1900)左右,由花蓮港廳叮仔荖社(丁仔漏社 ,Pacidal) 為尋求耕地而南移至此,初時與烏石鼻社同住於今南烏石鼻西側胆曼橋上方的山麓地區,日治初期遷下來住於海岸,俟興建海岸公路時,才遷到現址。

玉水橋部落
玉水橋空拍一景

從北往南空拍玉水橋一帶的海岸,影像中間的小聚落為玉水橋,右上方突出海中的岬角為三仙台。玉水橋部落位於石雨傘南方約700公尺,屬成功鎮忠孝里,因位於玉水橋南側,故名玉水橋,為戰後才形成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稱該地為fadoachan或larachan,為戰後自東河鄉的都蘭、加路蘭、長濱鄉的胆曼、關山鎮及成功鎮的重安、嘉平等地移來的阿美族所組成的新部落,目前約有36戶,除了兩戶漢人外,全為阿美族。此一聚落雖然歷史不長,人口也不多,但近年來每年皆舉辦豐年節活動。

宜灣教會-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大門入口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於1950年傳入宜灣部落,有朱蘭妹等人從其他教派中陸續皈依,當時亦有陳志豐宣道師及林川明牧師協助教會傳福音的工作。由於信眾日漸增多,乃由信徒自行興建竹造禮拜堂,於1953年6月完工。1974年6月原有教堂毀於颱風,由族人賴明德設計,信徒合力建造新教堂,教堂正面外觀仿歐洲鄉間小教堂形式建造,白色外牆為主視覺基底,屋頂有哥德式建築的風格,並分別在屋頂尖端與大門兩側設有十字架與天使雕飾。其造型猶如聖誕卡片所見之歐洲小教堂,因而稱為卡片教堂。2003年由臺東縣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

 

南烏石鼻
南烏石鼻部落空拍一景

台11線貫穿了東海岸的聚落,最近處的小聚落為南烏石鼻,中間是北烏石鼻,最遠處為寧埔、光榮等地。南烏石鼻位於烏石鼻北側的小灣澳,背山面海,與北烏石鼻對稱而名「南烏石鼻」,屬寧埔村14鄰,是一個由閩南、客家及外省人組成的聚落, 僅約 10 戶左右,有屏東的鍾姓、謝姓、彰化的黃姓、宜蘭的潘姓噶瑪蘭族,約於「八七 水災」後遷居於此。居民以捕魚維生,漁獲多為鯛魚類、龍蝦等,主要供應當地的海鮮餐廳,若捕獲大型魚獲則送往成功漁港拍賣。

 

北烏石鼻
從空拍機望向北烏石鼻部落空拍一景

台11線省道穿過北烏石鼻聚落,這是一個阿美族的部落,位於寧埔和南烏石鼻之間。北烏石鼻位於寧埔溪口南側,為阿美族「烏石鼻社」,阿美語稱ciradayai,阿美語radai是指月橘(俗稱七里香),昔日當地阿美族男女老幼均有用radai的樹燒成炭來染黑牙齒的風氣,由於該社附近長有許多這種樹,故以此為社名。漢人取名為「烏石鼻社」,是因為部落東南方有突出於海中的黑色岩石岬角,其外觀仿若人的鼻子向外突出,故名「烏石鼻」。烏石鼻社之先祖於清末自花蓮港廳加納納社移來,初時與「胆曼社」同住於今南烏石鼻西側胆曼橋上方的山麓地區,日治時期才遷至現址。

下崁
空拍下崁社區,下崁為阿美族南竹湖部落之一部分。

原居於今竹湖西側山坡上方鹿寮溝一帶,稱為竹湖社。鹿寮溝一帶本是阿美族竹湖社和掃別社舊址,清代末期因與當地的平埔族人有土地之糾紛,幾乎釀成械鬥,平埔族人遂詛咒該地有鬼靈,倘若久居則將惹來災禍。阿美族深懼此一鬼靈擾民之說,紛紛往該地南、北方向遷徙。其中往南者即是今南竹湖,往北移動者則至大德溪左岸。南竹湖阿美族以 bakaraatsu(一種螃蟹名)為社名,因早期竹湖社西方都是水田,水田中有種叫做 bakaraatsu的小蟹棲息,遂以此為社名。戰後因部落分家而分成上、下兩部分,上方「南竹湖」為竹湖村 17-20 鄰,居民以天主教及基督長老教會信仰為主。下方另名「下崁」, 為竹湖村第 15-16 鄰,多為真耶穌教徒。

 

竹湖
空拍竹湖國小一帶,此處屬於竹湖社區的一部分

竹湖是一個平埔族聚落,分布於台11線沿線,此處原本是阿美族小竹湖社(或稱竹湖社,阿美族自稱Taman社,為「幽暗」之意,音譯為「胆曼社」)和掃別社(阿美語稱為 Mornos 社)舊址。原部落在現址西側山坡「鹿寮溝」 一帶,後來阿美族人分別遷往北側的大掃別(今永福)和南側的南竹湖,本地遂為平埔族所居住。由於原來村落周圍竹林繁茂,形狀似湖泊,故漢人稱其為「竹湖」 社。目前竹湖僅約 20 多戶人口,平埔族約佔一半人口,其他則是日治時期移民至附近丘陵山區,二次大戰後遷此的客家人及閩南人。

安通部落
從空拍機望向安通部落空拍一景

安通部落舊名紅蓙或甕索,地名源自阿美族語Ancoh,其意為「尿騷味」,阿美族人初遷此地時,聞溪中的溫泉硫磺味如同小兒之尿騷,故以此為部落名。清代時漢人入墾此地,以其音轉譯為甕索、紅蓙。安通部落最初建社於安通溪口一個叫Tailaan的地方,大正6年(1917)因興建東線鐵路而拆除部落房舍,鐵路完成後乃遷社於現址,並改名為安通。部落居民以來自水璉的Ciwidian、Pacidal及來自台東的Rarangus氏族居多,因為部落淵源與哈拉灣部落不同,故兩社間雖僅有一山之隔,但彼此少有來往,1980年代以前還常有爭墾土地之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