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蕃設施

象鼻駐在所
影像前方的水泥建築物為林務局的護管所

位於千倆山南稜,海拔約750公尺處,護管所後方的平臺,為日治時期象鼻駐在所的地基,象鼻駐在所設立於大正13年(1924),目前仍可於地表採集日治時期的器物碎片,並留有日治時期的槍械彈藥庫。由於臺灣森林存在著森林火災、盜伐、超限利用及各種開發破壞,有賴巡山員巡視林班地守護森林,防範及取締盜伐、濫墾等案件,在1970年代竹東林務局於此制高點興建護管所,做為巡山員巡視林班地的休憩、駐紮基地,以加強護管工作。

舊下馬派出所
舊下馬派出所位於舊下馬部落,是日治時期葉巴哥駐在所,疊石地基和階梯仍保存完整,平台上尚有一棟水泥建築物

舊下馬派出所位於舊下馬部落,是日治時期葉巴哥駐在所,疊石地基和階梯仍保存完整,平台上尚有一棟水泥建築物。下馬部落位於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緊鄰南橫公路上方,海拔約700公尺的斜坡上。部落原本在現址東南方約1公里的山坡上,是日治中期之後在日本政府強制移住之下形成的。布農語稱此地為Vauvu,為脊椎之意,因遠看山勢形似脊椎而得名。原本居住於Vauvu附近的布農族只有四戶。日人將Vauvu命名為Ivaqo,在當地設駐在所以便統治,並開始要求散居在鄰近山區的布農族人遷移到Ivaqo定居,在日治後期,下馬成為約有10戶的小聚落。1975年因風災地基塌陷,政府將居民從舊部落遷至今部落。

復興派出所(比鼻屋駐在所)
復興派出所(比鼻屋駐在所)

已裁撤的復興派出所,日治時期為關山越嶺道的比鼻屋駐在所,其後方為樟山國小復興分班。比鼻屋駐在所原設於荖濃溪西岸,後因防備上理由,遷至東岸復興派出所位址。
復興部落(Uaasik)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復興里,布農語稱Uaasik,因為此地多野生的山棕,意指生長山棕的地方。本地人較習慣沿用日語所譯的Bibiuw(比比由社或比鼻屋社)。族人原本散居在山林之間,日治時代日人推行理蕃政策,將族人強制搬遷,集中於荖濃溪左岸,即荖濃溪與拉克斯溪匯流處東方約2公里的台地上。到了日治末期,村落發生瘧疾,使得村民紛紛遷移,而人口驟減,直到光復之後,瘧疾疫情減緩,人口才又逐漸回流。 目前主要散居於現復興派出所附近,由於此部落接南橫公路路段少,所以聚落較分散,規模小。
 

大水窟附近
大水窟附近

圖中遠方稜線為大水窟,位於中央山脈主脊大水窟山之南、尖山之南,尖山、北面山之北。附近為短箭竹草原,展望佳。有一天然水池,清代此處曾有清兵駐紮,營盤名為水堀(架札),目前地表可拾獲當時人群生活所遺留的陶器碎片,日治時代為臺中州與花蓮港廳的界線,此處設有州廳界檢查哨,檢查哨尚存疊石地基。日治時期大水窟駐在所水源引自大水窟池北側水池區,目前仍有半圓鐵皮水管殘跡。
清代八通關古道與日治八通關越嶺道交會於大水窟,圖中調查人員所站立之處為日治時期越嶺道,其中向右斜下通往溪谷的道路為清代古道,可通往八母坑。日治時期的八通關越嶺道則為當時理蕃道路中,最重要的一條東西聯絡要道,戰後亦成為登山客攀登玉山、秀姑巒大山、馬博拉斯山、大水窟山、八通關山的重要路徑。

南駐在所
南駐在所遺留的疊石圍牆。

南駐在所位於躑躅山駐在所及州廳界之間,海拔約3225公尺,當時越嶺道由駐在所外圍牆繞過,並非如同今日登山道路直接穿越駐在所。影像為南駐在所遺留的完整疊石牆及夯土牆,南駐在所之得名,尚不清楚,外圍遺有完整疊石及夯土圍牆,駐在所的範圍近似梯形,長約40公尺,寬約35公尺,斜邊疊石圍牆約為44公尺,在南駐在所地表可採集當時遺留的瓷器碎片及酒瓶等容器。

中央金礦山屋
中央金礦山屋

中央金礦山屋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海拔2823公尺處,距秀姑坪約4公里處,所屬單位是玉山國家公園,山屋為鋼骨結構,內分上下二層,具有20個床位,屋頂鋪設太陽能板,可提供夜間照明、旁設簡易廁所、床墊、野餐桌椅等,水源為山屋前往杜鵑營地叉路指標旁的清徹溪水。中央金礦山屋建於日治時期秀姑巒駐在所的地基上,秀姑巒駐在所之得名來自秀姑巒山,日治時期本地以採金著名(中央金礦原稱為秀姑巒金礦),由中央金礦向東緩緩腰繞上升,約2.5公里可抵白洋金礦山屋,向南沿越嶺道腰繞可抵躑躅山駐在所(今日杜鵑營地)。

杜鵑駐在所
This image show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barrier behind what used to be the Zhizhushan police post,  about 1.2 meters high and 18 meters long. The front door and the back door of the police post have rammed earth walls with layered stones and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pine needles. Many living utensils such as wine bottles left over at that time can be found around the area.

躑躅山駐在所(杜鵑營地)位於秀姑巒駐在所及南駐在所之間,海拔約3150公尺處,躑躅山駐在所之得名來自此處盛產躑躅,躑躅即杜鵑,因此有人稱之為杜鵑駐在所或是杜鵑營地。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道路位於駐在所下方約30公尺處,非今日登山道路穿越駐在所,在日治時期越嶺道與駐在所間留有剌鐵絲,可見當時防範原住民的情形,在駐在所週邊可找到許多當時遺留的酒瓶等生活器物,駐在所的展望甚佳,其位置亦相當避風。

躑躅山駐在所
駐在所的前門與後門,均有夯土牆,影像為躑躅山駐在所後方駁坎現況,高約1.2公尺,長約18公尺,採用人字形砌法,地表也鋪滿二葉松針。

躑躅山駐在所(杜鵑營地)位於秀姑巒駐在所及南駐在所之間,海拔約3150公尺處,躑躅山駐在所之得名來自此處盛產躑躅,躑躅即杜鵑,因此有人稱之為杜鵑駐在所或是杜鵑營地。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道路位於駐在所下方約30公尺處,非今日登山道路穿越駐在所,在日治時期越嶺道與駐在所間留有剌鐵絲,可見當時防範原住民的情形,在駐在所週邊可找到許多當時遺留的酒瓶等生活器物,駐在所的展望甚佳,其位置亦相當避風。

巴奈伊克山屋
巴奈伊克山屋

影像為巴奈伊克避難山屋,距離日治時期所建的巴奈伊克駐在所約有100公尺。因地理位置不具重要性,巴奈伊克駐在所在日治時代末期已裁廢。巴奈伊克地名由來不詳,駐在所位於今日巴奈伊克避難山屋前約100公尺,越嶺道轉折處上方約5公尺的小平臺。巴奈伊克所處的長稜長滿高大的臺灣二葉松,地面鋪滿松針,附近野生動物極多。

八通關駐在所玄關柱洞
影像為八通關駐在所玄關的柱洞,及當時建築物留下的相關遺構。日治時期八通關駐在所,與淸代八通關營盤址,並非在同一個地基,而是在淸營盤北邊約120公尺處。

布農族將此地稱為BaBahrasno,意為「河流」之意,因為八通關草原南側,有荖濃溪小支流穿過。清代修築「中路」時,將鄒語指涉玉山的Pantonukua用來稱此地,音譯為八通關,日人繼續沿用至今。
八通關由於地勢險要,展望良好,日治時期在此設有警察官吏駐在所、戰壕、瞭望臺及靶場等施設,在駐在所前方有角力場,每年秋天在此舉行越嶺道各駐在所的角力大賽,駐在所大門後方,有兩排高約1.2公尺的夯土牆。在八通關草原,也為日古道與清古道交會的地點。
由於日本的「新高登山道」與八通關越嶺道在此處相會,八通關駐在所成為最好的接待站,因此房舍寬大舒適,分為接待所、辦公室、警官宿舍、警丁宿舍以及挑夫專用房舍,並有設備良好的浴室。根據昭和11年(1936)的資料,駐在所職員計有18人,今日在遺址上可找到的電話線礙子與當時生活留下的相關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