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族

達瓦達旺教會禮拜堂
影像為舊達來部落(Eceecengan)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排灣族達瓦達教會的第三代禮拜堂遺跡。

戰後舊達來部落因改信基督教的人漸多,1950年2月5日開始定期禮拜。最初在Paljius(林建二牧師)住家開始聚會,因為信徒人數增多,購買移居的Paljudasgiljgiljaw住家為教會第一禮拜場所,以茅草為建材,並於主後1952年9月開始建堂,於同年12月25日竣工。信徒漸多,教會無法容納,Kavuaran柯義順奉獻自地為建堂用地,時間為主後1957年1月開工,以木頭與石板為建材,同年6月底竣工,並於7月15日獻堂,為本會第二次禮拜堂。

第三代的禮拜堂為1965年12月7日開工,以紅磚立牆、鉛板做屋頂,並於1966年4月24日竣工,於8月2第三次獻堂。教堂的一磚一瓦均為部落族人合力完成的,過往交通不發達,透過全村參與的公共義務勞動,每戶每個禮拜從山下徒步運送磚塊上山。

阿禮
影像中左側建築物為阿禮聚落的墓園,右側聚落為阿禮Swaumouman聚落,影像中可見部落派出所、國小及村辦公室均集中於此處。

阿禮聚落位在阿禮村的西隅,井步山(Kaligutsan)東北方、亞笛泥山西方,アデル溪左岸,海拔高度約1200公尺的急竣傾斜坡地上,日治時代的知本越嶺道路與今臺24號霧臺公路從聚落旁下方經過,目前是全排灣族魯凱族中住處最高的聚落,分為本聚落的Swabaliu及位置稍北的Swaumouman兩處集居點,目前派出所、國小及村辦公室均位於後者上方。阿禮即Adel社(アデル),日人或稱為乞シャデル(shiyader),魯凱族語則稱為Adithi,意指在尖尖的霧頭山峰一帶的人群。

聚落的起源,根據日治時期昭和年間的《高砂族調查書》所載,大約是在370年前由好茶社的10戶30餘人遷居而成,可算是其分社,耕作地與好茶社相接,風俗習慣亦相同,最初曾居住在Lautaudal等地,之後才在Swabaliu形成聚落,由於地方狹窄,日漸增多的居民才在本部落稍偏北的地方形成Swaumouman聚落,意指在田野中形成的家園。

大武
影像為吉露部落空拍上下大武聚落

影像中左方聚落為聚落為下大武聚落又名下大武小山巷,位於霧臺村西南方,即隘寮北溪上游右岸的平坦臺地上,海拔高度約460公尺。地名小山可能因聚落所在地地形而得名,Shiderao是主要的聚落,或譯為「德勞」,大正6年(1917)時因與其他社發生紛爭,被頭目嚴厲指責,而由霧臺社移住所形成,昭和6年(1931)間僅有10戶。
右方聚落為上大武又稱東川巷,與小山巷隔溪相望,聚落分布於標高約500公尺的平坦臺地上,因為位在溪之東岸而得名。昭和6年(1931)時戶數合計有50戶270人,為當時鄉內最接近中央山脈的聚落,對外交通極為不便。

霧臺
影像為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所拍攝的霧臺聚落,因莫拉克風災帶來驚人雨量,加速山壁的沖刷、侵蝕,遠方山壁大量土石滑動及山崩,造成山壁崩塌光禿一片。

霧臺聚落位於現今霧臺村的東北方,也就是隘寮北溪左岸井步山北北西方的東向緩斜山腰坡地上,標高約800公尺。從日治中晚期開始,成為本區域的行政中心,鄉公所、警察分駐所及衛生室、學校均設立於此。霧臺社魯凱族語稱為Vudai或寫為Budai、ブダイ,或稱為タイババオ(taibabao),社名的原義不詳,後常為人誤會是因為此地區常年多霧,實為此地區薏苡等禾本科植物生長茂盛,此植物魯凱語稱為Budai而得名。

伊拉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所拍攝的溪底便道及伊拉部落,莫拉克風災後隘寮北溪旁伊拉橋被洪水沖毀,通往霧臺山區的交通中斷,工程單位緊急利用水泥涵管架設臨時溪底便道,方便山區部落通行。

伊拉部落(Ira),排灣族語稱為Kurgul(クルグル)或Kurag,其原義不詳;日治時期《高砂族調查書》指出本社約270年前是居住在タバタバン社(Tabataban),因為人口漸次增加,耕地變得狹隘,惟恐將來無法維持一社的生存,當時頭目之子三人遂各自選定一地移住,其中三子與部分族人遷移至舊聚落址形成本社。目前聚落位在隘寮北溪左岸,田良井山北方,臺24號公路東側下方,標高約300公尺的緩斜河岸坡地上,位在全鄉最西側,堪稱進入霧臺鄉的大門,1955年由舊聚落遷居所形成,舊聚落位在現址南側上方,地勢稍高約330公尺的坡地上。

好茶禮拜堂
影像為舊好茶部落的教會禮拜堂,鄰近道路之前牆與背牆以鋼筋混凝土建築。

約為1960年代所興建。戰後初期受到日治時期移風易俗的政策影響下,好茶人傳統祭儀逐漸式微。使得一些和祭儀相關的空間,如靈屋或祭場等,因失去活動的支持而逐漸失去意義。基督宗教信仰自1950年代傳入好茶部落後,許多好茶部落的族人信仰產生轉變,部落居民信仰基督宗教比例極高。1950年基督教長老教會首先進入好茶傳道,1952年天主教亦來傳播福音,1956年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傳教士進入部落傳教,初期的福音宣傳受到原始信仰、部落領袖意見之挑戰。之後聚落內陸續出現了長老會、安息日、循理會等教堂,這些教堂多利用外移者之空屋改建而成。在這個時期好茶人的傳統信仰與空間觀大為轉變。

舊好茶
2009年5月陳永龍與臺邦‧撒沙勒等人檢視舊好茶部落既存石板屋保存狀況。

好茶原稱Kochapongan(コツアボガン),清代文獻中記為「加者榜眼」或「加婆敢」,荷蘭番社戶口表中則記為Koetapongan,光復後音譯為「好茶」或譯為「古茶布安」是魯凱族西魯凱群人原始聚落的主幹,包括霧臺、阿禮等聚落皆由其分出,不論是歷史背景或文化傳統,都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水源地
水源地一隅

影像為舊好茶部落後方的水源地(Drakerale),水源為部落的命脈,舊好茶的水源來自井步山,由學校後方翻越一個小鞍部即可抵達。水源地海拔高度約1000公尺之處,是具瀑布之深潭,水質清澈甘甜。據陳永龍研究,舊水源地實不僅是用水取水之處,好茶族人對於如何使用溪水也有嚴格的規定,以生活上之潔淨和汙穢為順序,分別在溪流的上、下游段進行。依照溪流水源上下游順序,分別為飲用水、洗澡、洗衣、女性生理期經血清洗處、洗獵物處、浸泡人頭處。另也配合時間,作為男、女區隔,例如早上為婦女洗衣、洗澡、女性生理期經血清洗等的時間,男性則為下午使用。同樣的空間,在時間區隔下而成為不同的社會空間。

力大古家屋前的石雕
影像為近代好茶部落最負盛名的雕刻師及鐵匠LidakuMabaliu(力大古,漢名蔡旺,1902-1990)的家屋前所立的石雕,其石雕似一個人的微笑,或可解讀為雕刻者自我形象的反射。

力大古為舊好茶遷村後,首先返鄉重建的老人,是見證好茶部落近百年來興衰起落的活字典,是跨越魯凱族傳統與現代社會的典型代表人物。
力大古1902年出生於舊好茶。其父親及祖父均為部落優秀的雕刻家,從小耳目薰陶,加上天生的藝術才華,在十五歲左右,父親過世之後,即已能取而代之。和多數傳統的魯凱族雕刻師一樣,力大古並沒有特別拜師學藝。他的木雕創作,乃源於實際的生活體驗與自我摸索。其創作的題材,除受貴族委託製作大型木雕,也雕刻其他凡與魯凱族人生活、宗教有關的器物。

山壁道路
影像為2009年5月古道調查成員張書德離開舊好茶部落,於紅櫸木前往第二瀑布途中險峻道路的景色,道路的路幅約只有一公尺寬,影像左側深谷為隘寮南溪,稍有不慎即可能跌落,部落族人於山壁上打樁固釘,架設防護用的粗繩提供行人抓扶,以確保安全。

在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之前,山徑路況良好時,由新好茶部落沿隘寮溪右岸的步道上行,約3至4個小時即可抵達舊好茶部落。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通往舊好茶部落的山徑中斷,經部落族人多次探勘調查,重新整修舊有步道,清除道路上落石,並於峭壁架設繩索,完成這條通往舊部落的道路。
目前通往舊好茶部落,需進入位於三地門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抵好茶產業道路的行車終點,開始溯行隘寮南溪,約3.4公里可抵新好茶部落淹沒區後,再溯行約1.3公里可抵舊登山口,沿傳統路線前往舊好茶部落,海拔落差約830公尺,部分路段是懸崖峭壁,驚險萬分,全程約需花費7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