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道

大水窟山屋
大水窟山屋

圖中遠方稜線為大水窟,位於中央山脈主脊大水窟山之南、尖山之南,尖山、北面山之北。附近為短箭竹草原,展望佳。有一天然水池,清代此處曾有清兵駐紮,營盤名為水堀(架札),目前地表可拾獲當時人群生活所遺留的陶器碎片,日治時代為臺中州與花蓮港廳的界線,此處設有州廳界檢查哨,檢查哨尚存疊石地基。日治時期大水窟駐在所水源引自大水窟池北側水池區,目前仍有半圓鐵皮水管殘跡。
清代八通關古道與日治八通關越嶺道交會於大水窟,圖中調查人員所站立之處為日治時期越嶺道,其中向右斜下通往溪谷的道路為清代古道,可通往八母坑。日治時期的八通關越嶺道則為當時理蕃道路中,最重要的一條東西聯絡要道,戰後亦成為登山客攀登玉山、秀姑巒大山、馬博拉斯山、大水窟山、八通關山的重要路徑。

大水窟
影像為大水窟池東北方的高處俯瞰大水窟山屋與日越嶺道。

大水窟從清代以來此地一直是交通要衝,光緒元年(1875)完工的清朝八通關古道,於大水窟池東側設置營盤,在地表所殘留陶瓷殘片,經考古學者研究是出自於清咸豐同治年間的福建德化窯產物。大正10年(1921)完工的八通關越道路,日本人在大水窟池西南側路旁,海拔約3240公尺之處,設置州廳界,在其上方興建涼亭供行旅歇腳。
1970年代林務局曾在大水窟池南方建造鐵皮鐵骨登山小屋一座,但毀於強風與積雪。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原址建造一座具太陽能供電、雨水集水槽、簡易廁所,可供24人住宿的山屋。

清古道階梯
影像為調查人員於八通關山前峰南稜所找到的石階,約有20多階2.4公尺的石階,成弧形修築,十分壯觀,階梯上鋪滿二葉松針,保存狀況良好,清八通關古道大多沿稜而行,與日治時期越嶺道沿山腰繞,有所差異,影像調查人員以山刀清除古道階梯上方的植物。

清代八通關古道從清八通關營盤址後,渡過荖濃溪上游,沿八通關前峰南稜山腰且行且下,至躑躅山北稜上升與日治時期越嶺道交會,並沿稜爬升至杜鵑鞍部。

州廳界遺址
調查人員於州廳界遺址的臺階上合影

坐落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古道的州廳界遺址,主要位在大水窟池西南側的路旁,海拔約3240公尺,為石造砌出的臺基,具有四階寬達4.3公尺的梯階,是日治時期臺中州和花蓮港廳的分界線。過去,臺灣總督府曾在地基上興建涼亭提供行旅歇腳,並於前方豎立木造界碑,到了戰後,林務局曾於1970年代建造一幢鐵皮鐵骨的登山小屋,但毀於強風和積雪。時至今日,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原址重建了一座兼具太陽能供電與集中雨水的住宿山屋。

大水窟池
大水窟山屋後方的大水窟池

位於清領時期八通關古道東段路線的大水窟池,為終年不涸的高山水池,水源仰賴降雨和融雪,布農族人指稱大水窟池為Oniyap,即水池之意,自清領以來此處一直是交通要衝。事實上,大水窟池是中央山脈主稜上重要的飲水來源,提供大水窟營盤的日常用水,在清領末期纂修的《臺灣輿圖》中記載的架扎,或是《臺灣通志稿》中記載的水崛,均是指稱大水窟池。時至今日,在大水窟山屋後方,仍可發現大量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福建德化窯的陶瓷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