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盤

大水窟
影像為大水窟池東北方的高處俯瞰大水窟山屋與日越嶺道。

大水窟從清代以來此地一直是交通要衝,光緒元年(1875)完工的清朝八通關古道,於大水窟池東側設置營盤,在地表所殘留陶瓷殘片,經考古學者研究是出自於清咸豐同治年間的福建德化窯產物。大正10年(1921)完工的八通關越道路,日本人在大水窟池西南側路旁,海拔約3240公尺之處,設置州廳界,在其上方興建涼亭供行旅歇腳。
1970年代林務局曾在大水窟池南方建造鐵皮鐵骨登山小屋一座,但毀於強風與積雪。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原址建造一座具太陽能供電、雨水集水槽、簡易廁所,可供24人住宿的山屋。

八通關草原
八通關草原

八通關草原,為日古道與清古道交會的地點。布農族將此地稱為BaBahrasno,意為「河流」之意,因維八通關草原南側,有荖濃溪小支流穿過。清代修築「中路」時,將鄒語指涉玉山的Pantonukua用來稱此地,音譯為八通關,日人繼續沿用至今。
日治時期的八通關駐在所,與清代八通關營盤址,並非在同一個地基,而是在清營盤北邊約120公尺處。
八通關由於地勢險要,展望良好,日治時期在此設有警察官吏駐在所、戰壕、瞭望臺及靶場等施設,在駐在所前方有角力場,每年秋天在此舉行越嶺道各駐在所的角力大賽,駐在所大門後方,有兩排高約1.2公尺的夯土牆。

州廳界遺址
調查人員於州廳界遺址的臺階上合影

坐落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古道的州廳界遺址,主要位在大水窟池西南側的路旁,海拔約3240公尺,為石造砌出的臺基,具有四階寬達4.3公尺的梯階,是日治時期臺中州和花蓮港廳的分界線。過去,臺灣總督府曾在地基上興建涼亭提供行旅歇腳,並於前方豎立木造界碑,到了戰後,林務局曾於1970年代建造一幢鐵皮鐵骨的登山小屋,但毀於強風和積雪。時至今日,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原址重建了一座兼具太陽能供電與集中雨水的住宿山屋。

大水窟池
大水窟山屋後方的大水窟池

位於清領時期八通關古道東段路線的大水窟池,為終年不涸的高山水池,水源仰賴降雨和融雪,布農族人指稱大水窟池為Oniyap,即水池之意,自清領以來此處一直是交通要衝。事實上,大水窟池是中央山脈主稜上重要的飲水來源,提供大水窟營盤的日常用水,在清領末期纂修的《臺灣輿圖》中記載的架扎,或是《臺灣通志稿》中記載的水崛,均是指稱大水窟池。時至今日,在大水窟山屋後方,仍可發現大量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福建德化窯的陶瓷殘片。

八通關清代營盤址
調查人員測量清代八通關營盤址

清領時期修築的八通關營盤址與日治時期設置的八通關駐在所,並非同一個地基,兩者南北相距120公尺,海拔約2745公尺。事實上,八通關的地名由來是鄒族指稱玉山為Pantonukua的音譯,從清代開始沿用至今,目前八通關清代營盤址還留有夯土牆圍成的兩塊基地。

溪底營盤遺址
溪底營盤遺址的解說牌

浸水營古道於1885年開通後,即設置溪底營,為清領時期通行古道的官吏商旅選擇歇宿的地點。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16年在此處設置姑仔崙駐在所,數年後又將駐在所遷往稜線上方,到了1960年代後期,國民政府則在溪底營設立造林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