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撫番

楓港
從台26線省道遠眺楓港聚落

位於屏東縣枋山鄉的楓港,坐落楓港溪南岸靠近海濱之處,由於冬季時落山風強勁且地處楓港溪口,故而得名,可寫作風港,與舊庄對稱為下楓港。事實上,楓港為原、漢交界之處,過去是排灣族射不力社的傳統領域,清領時期闢建楓港卑南古道時就以此地作為起點,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此設置派出所,以利監控山區與平地的交易,也能管理楓港地區的治安。時至今日,楓港派出所附設鐵馬驛站,提供單車和遊客使用。

草埔部落
草埔部落街景

位於屏東縣獅子鄉的草埔部落,坐落楓港溪上游,是由原本居住在草埔後社和驅獵遊社於日治末期遷移至此所形成的,由於平坦可居的住地空間有限,房舍分散各處,分為上草埔和下草埔部落,而現今的草埔國民小學是1940年由草埔後社搬遷至現址。

壽峠
位在屏東縣獅子鄉的壽卡派出所和鐵馬驛站

位於屏東縣獅子鄉和臺東縣達仁鄉交界的壽峠,坐落中央山脈尾端的小山口,海拔約500公尺,不僅地處楓港卑南古道,也是現今南迴公路穿越經過之地。事實上,楓港卑南古道是清領時期開山撫番政策下開鑿的道路,前身為當地排灣族的部落道路,主要由楓港朝東北方向沿溪開鑿,路線並未與南迴公路重疊,而是沿著部落道路北轉繞進耆路知可山後,再沿著稜線接到壽峠,最後出魯木鹿溪再沿海岸道路抵達大武。

金崙部落
從高處遠眺金崙部落

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的金崙部落,坐落金崙溪河口北岸的沖積平原,排灣族傳統地名為Kanaron,由於這裡盛產雞母珠植物,便以此為名,又可稱虷仔崙、加仔難。早在荷蘭時代,金崙部落就已存在,曾經參加1655 年在卑南舉行的東部地方會議,因為地處金崙溪河口,位置重要,清領時期曾經派遣海防屯兵駐守,到了日治時期,也在此設立駐在所、教育所和交易所等。

歷坵部落
從空中俯瞰歷坵部落

位於臺東縣金峰鄉的歷坵部落,是由魯拉克斯社、出水坡社、佳家多灣社合併而成,主要因為日治末期臺灣總督府強制集體遷入魯拉克斯社,但仍稱魯拉克斯社,到了戰後,國民政府採其近似音,簡化改稱歷坵,為金峰鄉最大的部落。

諸野葛社家屋
諸野葛社的石板屋

位於臺東縣金峰鄉的諸野葛社,坐落大里力山東稜稜尾的緩坡,海拔約525公尺。清領末期,諸野葛社因農耕土地之故,部分族人遷移至那保溪右岸南側之地,闢建新部落近黃社,後來又有族人離社移居,先後形成刀未老社和那保那保社,但到了日治初期,諸野葛社的部落族人遷居至近黃社一帶,而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將近黃村各個部落集體遷村到太麻里鄉北里村境內的山地保留地,重建部落,改名為新興村。

內埔大營
清領時期內埔大營的所在位置

位於屏東縣內埔鄉的內埔大營,為清領時期開鑿崑崙坳古道時的大本營,現已改建為當地公墓。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開始積極治理臺灣,制定開山撫番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即為修築聯繫前、後山的官道,而第一條開鑿的就是赤山、卑南古道,又稱崑崙坳古道,始於牡丹社事件同年闢建。當時,由鎮軍張奎垣率領兩營粵勇鎮守,並調度兵力,派遣官將前往崑崙坳、大石巖、坳東等營盤駐守,協助袁聞柝繼續向前開闢道路。

砲臺山
砲臺山上清領時期的砲臺遺跡

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的砲臺山,坐落臺9線省道105公里處南側,海拔約200公尺,闢建於1884年清法戰爭發生時,法軍攻打蘇澳,藍頂統領陳輝煌利用砲臺山的優越地勢,與在地居民協力扛起大砲上山守禦,之後,與游擊鄭雲泰鑑於軍事要塞的考量,在此地興建砲台和營房,砲臺山之名便由此而來。時至今日,原先使用的六百觔前膛鑄鐵砲收藏於蘇澳鎮公所倉庫中。

金刀比羅神社
金刀比羅神社的社號碑

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的金刀比羅神社,為日治時期抵臺的宮大工(神社的木匠)所建,於1927年鎮座,主祀祭神是佛教12神將的金毘羅大將,被尊為海上交通的守護神,以致金刀比羅神社大多設立於港埠附近。時至今日,金刀比羅神社的主體建物已不復存在,神社地基和參拜道仍可見石凳、石桌、石燈、石柱等遺跡,整體空間格局仍大致完整,但第一層平臺以下的石梯在修築蘇花公路時被拆除,而宜蘭縣政府於2010年將其公告為縣定古蹟。

南澳祠
南澳祠遺址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南澳祠,即為現今的南澳神社,創建於1936年。事實上,南澳的泰雅族傳統地名為基男,意指非常美麗的環境,在歷史文獻上始見南澳地名,是從1810年開始的,因地處蘇澳之南便稱為大南澳,直到日治時期才改稱南澳,並於1932年闢建南澳社後,這個地名就廣為眾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