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溪

舞鶴臺地
舞鶴臺地上的茶園和茶莊,遠處河床為秀姑巒溪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舞鶴臺地,坐落秀姑巒溪和紅葉溪匯流之處的西南方,始於日治時期拓墾,當時日本會社在這裡成立花蓮港咖啡農場,招募臺灣移民前來種植,以桃竹苗地區的客家移民為主,並且,在掃叭頂一帶搭建工寮供宿,逐漸形成聚落。其後,原本規劃好的茶葉拓殖計畫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無法順利推展。直到戰後時期,國民政府開始在舞鶴臺地推廣種茶,全盛時期茶園面積一度廣達300公頃,成為東部主要產茶區,茶村風貌一直維持至今。

掃叭石柱
掃叭石柱遺址位於瑞穗鄉舞鶴村的舞鶴臺地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的掃叭石柱遺址,坐落秀姑巒溪和紅葉溪所包圍的舞鶴臺地上,屬於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一支,遺址上有兩根一高一低的板岩石柱,較高者約6.7公尺,是日治時期任職於大阪朝日新聞的記者小泉鐵於1925年發現,4年後臺灣總督府展開首次遺址調查。居住在掃叭石柱遺址附近的奇美部落,對於掃叭石柱流傳有豐富的神話傳說,是阿美族創族和奇美部落立社的重要神物。

瑞良
瑞良村的中山路沿線為人口集中之處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瑞良村,坐落馬蘭鉤溪、紅葉溪和秀姑巒溪三川匯流之處的西岸,是一片平坦的沉積平原。清領時期,開闢中路的飛虎軍設營於此,始稱水尾營,隨著開山撫番政策改為民兵屯墾,採取民屯和兵屯並行,逐漸開墾而成水尾埔庄,也就是瑞良村的前身。到了日治時期,由於菸業移民計畫的展開而納編瑞穗移民村,開始有大批外來移民遷入,除了開墾栽種菸葉外,臨溪一帶仍以種植甘蔗為主,戰後初期則將移民村南端劃出新設瑞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