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納

大港口事件紀念碑
位於靜浦國小內的大港口事件紀念碑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國小內的大港口事件紀念碑,設立於2014年,亦即大港口事件發生的127週年。清領末期,統領後山各路的總兵吳光亮因開鑿水尾通往大港口的道路,遭到靜浦、港口一帶的阿美族人抵抗,便於1877年派遣林參將率線槍營鎮壓,阿美族人被屠殺者近百餘人,倖存的部落族人逃離分散至東部海岸和花東縱谷,靜浦一帶遂成為清兵駐紮的大本營,此為大港口事件。

靜安部落
從空中俯瞰靜安部落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靜安部落,坐落秀姑巒溪出海口南岸,由於地形平坦,與靜浦部落在同一直線上,傳統地名稱Disilan,取自阿美族語Saadisi的排成一線之意。清領末期,由於發生大港口事件,原駐大陂的清兵線槍營移駐於此,改稱大港口營,其後漢人接著遷入移住,又稱大片園,直至戰後時期重編地方戶籍門牌,才將此地稱為靜安,但1980年代因為部落人口增多,逐漸脫離靜浦自成新部落,目前靜安部落沿著臺11線公路兩側主要是漢人集中區域。

靜浦部落
從空中俯瞰靜浦部落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靜浦部落,坐落秀姑巒溪出海口南岸的海岸階地上,傳統地名為Dapudapu,取其傾斜地之意。過去阿美族人於較高階地建立Cawi社,大約在現今靜浦國小後方,到了清領末期,統領後山各路的總兵吳光亮因開鑿水尾通往大港口的道路,遭到靜浦、港口一帶的阿美族人抵抗,便派兵鎮壓、屠殺,此為大港口事件。餘波平息後,部落族人紛紛遷回舊地,但因舊社無法居住,就在加納納山東側臨海山坡定居,沿用舊社社名,最後於1937年改稱靜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