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nun

乙女瀑布
今日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溪谷上架設一座造型單純、線條簡潔的鋼橋,可在橋上欣賞乙女瀑布的風貌。影像為對關駐在所往樂樂山屋的方向,鋼橋橫越乙女瀑布溪谷。

乙女瀑布位在南投縣信義鄉,海拔約1750公尺,從東埔登山口入山至乙女瀑布約6.3公里,距樂樂山屋(駐在所)雖僅約500公尺,但樂樂山屋至乙女瀑布間道路常有崩塌,可選擇樂樂山屋後方高繞路線,乙女瀑布距離對關駐在所則約4公里。
乙女瀑布形成是因地質岩性為對風化作用呈不同程度之抵抗,遂產生差異侵蝕,與雲龍瀑布同屬懸谷瀑布,瀑布分為數段蜿蜒而下,流入陳有蘭溪。乙女(おとめ)在日文是指少女之意,日文中乙女瀑布即是指少女瀑布,由於瀑布的水流涓涓秀雅不急不緩,時而隱沒,時而顯現於山林中,彷彿嬌羞的少女,因而得名。

乙女瀑布至樂樂山屋途中
乙女瀑布至樂樂山屋途中

影像為八通關越嶺道,乙女瀑布通往樂樂山屋方向約10分鐘路程的木棧道,乙女瀑布距樂樂山屋(駐在所)雖僅有500公尺,其路幅僅約一公尺,雖右側山壁有鐵鍊、繩索輔助遊客健行,走於其上仍險象環生。臺灣地震頻繁,山壁斷崖為風化頁岩,地形險惡區域常有落石,因此每逢豪雨,土石鬆軟,在山勢陡峭地區均易發生崩塌,造成棧道損壞。由於山區道路維修不易,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於樂樂山屋後方稜線另闢安全的高繞路線,以便登山者通過此危險地段。

樂樂山屋(ラクラク駐在所)
影像為今日的樂樂山屋。

樂樂山屋,距東埔約5.8公里處,為一簡易木造山屋,海拔約1696公尺,由此處東行至八通關約12.1公里。樂樂山屋建於日治時期ラクラク駐在所的地基,布農族稱駐在所一帶為Oritu,Oritu為布農語「山枇杷」之意,指有山枇杷的地方,在樂樂駐在所附近,原本並無原住民聚落,日人在這裡廣植櫻花,每年四月有賞櫻大會,並開闢一條小徑下抵陳有蘭溪底的樂樂溫泉。布農語RakuRaku為溫泉之意。在地基平臺上可發現日治時期的酒瓶與碗盤碎片。

雲龍瀑布
影像為遠望雲龍瀑布及穿越其上的八通關古道。

雲龍瀑布位於南投縣信義鄉,陳有蘭溪支流樂樂溪上游,海拔標高約1640公尺處,屬濁水溪流域。瀑布懸於八通關古道旁的岩壁上,是八通關古道上最壯觀瀑布。從東埔往瀑布路上會經「父不知子斷崖」,因地形險惡,易有落石,即便父子同行至此,也無法互相照應,故有此名稱。

馬侯宛山附近的古道
影像為馬猴宛山附近一段寬敞平坦的古道,馬侯宛山標高2026公尺,古道從北側繞過。

關門古道東段從拔仔庄登上拔仔山稜線後,繞過興魯郡山和馬侯宛山,再沿倫太文山東南稜往上,繞過倫太文山頂之後,陡下馬太鞍溪,再從馬太鞍溪底爬升到南三段稜線,然後往北一公里多,便抵達關門山腳下的關門水池。

 

馬太鞍溪
馬太鞍溪

馬太鞍溪發源自丹大山北邊,是花蓮溪的支流之一。關門古道越過東段最高點的倫太文山之後,先沿稜下降到倫太文西鞍,之後便往下繞過兩個大山溝,再沿西北向稜線下降到海拔1800公尺處的馬太鞍溪上游,下溪處為一寬闊平坦地,為清軍駐紮之營盤,有七株超過15公尺高的紅檜,故稱為「巨木營盤址」,古道過溪之後,便一路陡上至中央山脈主稜。此處的溪水清澈見底,水深及膝,溪中處處是白色大石,加上兩岸林木蓊鬱,十分清幽。

拔仔山
清晨時分從富源火車站向西眺望,可清楚的看見拔仔山,即照片左邊雲霧中的山頭。

拔仔山位於花蓮縣萬榮鄉,富源森林遊樂區上方,海拔1755公尺,是關門古道東段登上的第一座山頭。清晨時分從富源火車站向西眺望,可清楚的看見拔仔山,即照片左邊雲霧中的山頭,然而過了中午之後通常便雲霧繚繞,展望不佳。拔仔山周圍生態豐富,山腳下的富源森林遊樂區是知名的賞蝶勝地,尤其每年3~8月來到這裡能瞧見青帶鳳蝶、端紅蝶、蛇目蝶等30多種蝴蝶翩翩起舞。

 

雙龍村
雙龍村

雙龍村位於信義鄉北部,北以濁水溪與地利村相鄰,東以中央山脈與花蓮縣為界,南與東埔村、人和村接境。原為人和村的一部分,民國四十七年(1958)九月,原人和村北部及東北部廣大地區析出另設一村,雙龍村始告正式成立。今日雙龍村居民,主要由イシガン(伊西槓)、イシロウ、ラフラン(拉夫郎)、カネトワン(加年端)、ヒノコン、テバワン等布農族舊部落組成。

 

從台16線上的地利村往南跨越濁水溪即可抵達雙龍部落,社區內環境幽雅閒靜,走在部落裡,處處可見創意的壁雕,訴說著雙龍的歷史與布農文化。雙龍國小是進部落最早看見的特色建築,也是國內第一座以原住民文化意涵與特色構思的建築。

中之關古道
中之關古道的路段下方有整齊的地基疊石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的中之關古道,坐落南部橫貫公路的中之關至天池之間,是關山越嶺古道保存較為完整的路段。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要監控原住民族,決定拓修新武呂溪和荖濃溪沿岸部落之間的連結路徑,並且,同時於高雄州和里壠支廳兩端開工,分別向中央山脈開路,在1931年完成關山越嶺古道。時至今日,南部橫貫公路大致沿著關山越嶺古道而開闢,其中,中之關至天池之間尚有約3.5公里長的古道路段保存較為完整,稱為中之關古道。

故花蓮港廳巡查宮野七兵衛、大島三男、官役人夫カシアウ戰死之地紀念碑
故花蓮港廳巡查宮野七兵衛、大島三男、官役人夫カシアウ戰死之地紀念碑

坐落八通關越嶺古道旁的故花蓮港廳巡查宮野七兵衛、大島三男、官役人夫カシアウ戰死之地紀念碑,海拔約1900公尺,位在朋珂駐在所南邊,相距意西拉駐在所約1.8公里,原本為豎立3柱木造方尖碑,後於日治中期1930年代改建為鋼筋混凝土修築的方尖造型紀念碑,主要記念花蓮港廳巡查宮野七兵衛率領約50名的道路測量隊員,於1921年3月16日遭到密林埋伏狙擊,導致巡查宮野七兵衛、大島三男、警手リノ、カツアウ戰死,並且槍枝和物品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