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蕃設施

拉拉山駐在所入口
拉拉山駐在所入口景館

拉拉山警官駐在所成立於大正11年(1922年),於民國35年(1946)六月廢止。遺址位於福巴越嶺古道11.5K處,從拉拉山神木區步行至此大約2小時。遺址為一片寬闊的三層平台,平台上有廢棄獵寮和一些日治時期遺留的破碗片和玻璃瓶,周圍也可發現不少疊石圍牆。遺址入口有一道斜坡,由於無人利用而雜草叢生。影像為從古道上往入口斜坡拍攝之景觀。

 

大水窟駐在所
大水窟駐在所的石牆與大水窟山屋的木構建材,遺址有引水鐵管

坐落南大水窟山東側平坦肩稜上的大水窟駐在所,始於1920年設置,海拔高達3150公尺,為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古道最高的駐在所。由於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高山積雪期間,大水窟駐在所的值勤生活遭遇種種困難,像是氣溫遽降、飲水結冰時,日常用水需要從山下數公里遠的米亞桑駐在所取用,或是當冰封嚴寒之際,需要全員撤至米亞桑駐在所。戰後1980年代,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曾在大水窟駐在所的石牆一角建造大水窟山屋,但已在1999年毀於颱風。

舊來義駐在所平臺
舊來義石板屋群上方的寬闊平臺,即為駐在所遺址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來義駐在所,坐落舊來義部落石板屋群上方的寬闊平臺,有鐵皮屋、水塔、水槽等建物遺跡,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所設置的。事實上,舊來義部落內有兩個集居型的部落,地處東南側的大部落稱為Chajiakavus,而西北側的小部落稱為Chingasan,是前者分派出來的,到了戰後初期,部落族人被迫集體遷村至現今的來義部落。若要前往舊來義部落,可從來義林道6.5公里處的岔路進入,即可見到入口設置的石碑,部落遺址仍有大規模的石板屋群。

中之關駐在所
中之關駐在所的解說石亭,內有解說牌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的中之關駐在所,是關山越嶺古道上極為重要的一站,此地可以俯瞰玉穗社,監視盤踞在中之關對面、荖濃溪上游的布農族大頭目拉荷阿雷,而持續抗日20年的拉荷阿雷曾經兩度前往中之關駐在所,最後在此同意和平相處。事實上,中之關駐在所的編制龐大,派有警備線上最高階級的警部長期駐守於此,時至今日,玉山國家公園將天池和中之關之間的古道路段整理成登山步道,並且,還在中之關駐在所遺址設有遊客休息站和解說牌。

雪見駐在所
調查人員於雪見駐在所的臺地前方合影

位於苗栗縣泰安鄉的雪見駐在所,坐落北坑溪和雪見溪匯流之處的西側稜線上,二本松的東北側,海拔約1460公尺,於1923年設置,其後接續設立蕃童教育所,此處曾是北坑溪古道上泰雅族人重要的聚居地。關於雪見駐在所的命名由來,因向東望去可遠眺雪山山脈,入冬後常見山峰積雪,便以雪見為名,但泰雅族傳統地名為Van-balak,意指獵捕山羌的地方。1935年前後,由於臺灣總督府實行集團移住政策,將本地泰雅族人遷往砂埔鹿、橫龍山、大安、天狗等部落。

二本松解說站
二本松解說站的丸田砲臺文史紀念館

位於苗栗縣泰安鄉的二本松解說站,於1911年設置,日語中二本松是指有兩棵松樹的地方,而泰雅族傳統地名是Pihun,為門的意思,取其由此穿越進入北坑溪之意。事實上,臺灣總督府設置二本松駐在所,主要監控大安溪流域的泰雅族北勢群,期間曾遭受泰雅族人猛烈攻擊。到了戰後時期,國民政府先後更名為二本松派出所和松安派出所,並於1999年集集大地震發生時,將警務人員遷至梅園派出所,現已改建為二本松解說站,提供遊客環境教育和解說服務。

萩岡駐在所
萩岡駐在所石砌駁坎的地基平臺

位於苗栗縣泰安鄉的萩岡駐在所,坐落盡尾山的東南麓,二本松的東側,海拔約1420公尺,於1923年設置,配有甲種巡查1人、乙種巡查1人和警手5人,並與北坑溪古道相距約90公尺。關於萩岡駐在所的命名由來,取其長滿蘆葦草的山嶺之意,但是,泰雅族傳統地名為Lalang,意指長有石菖蒲的地方,因這裡茂生Lalang草之故,Lalang草是泰雅族人施行傳統儀式用來治病的草本植物。

遙望中間駐在所鞍部
從茅草叢中遙望中間駐在所的鞍部

位於苗栗縣泰安鄉的中間駐在所,坐落榛山北麓,二本松的東北側,海拔約2050公尺,於1923年設置,介於茂義利駐在所和榛駐在所之間,其所在鞍部為北坑溪古道觀霧端的登山入口。關於中間駐在所的命名由來,來自於過去新竹州警務課中間警部的姓氏,日治時期這裡曾經進行檜木、肖楠等珍貴樹種的造林事業,時至今日,駐在所遺跡因造林及芒草等植被,難已尋獲。

泉駐在所
通往泉駐在所的入口處指標

位於苗栗縣泰安鄉的泉駐在所,坐落鹿場大山的東南麓,二本松的東北側,海拔約1800公尺,於1923年設置,其後因警備人員監視區域改正,旋即於1927年廢除,原本的監視區域勤務改由鹿山駐在所和榛駐在所負責。時至今日,若是要前往泉駐在所,可從北坑溪古道的觀霧入山,約4.6公里處即可見到通往泉駐在所的入口處指標。

榛駐在所
通往榛駐在所的入口處指標

位於苗栗縣泰安鄉的榛駐在所,坐落榛山西方約2公里處,隔著北坑溪谷與榛山相望,海拔約1930公尺,於1924年設置,配有甲種巡查1人、乙種巡查1人和警手7人。關於榛駐在所的命名由來,可能與這裡長滿落葉喬木的赤楊(榛樹)有關,但是,泰雅族傳統地名為Ginapan-papak,papak為耳朵,Ginapan-papak為刮耳朵。日治時期,榛駐在所的警備人員及其眷屬為了烤火取暖,在圍牆外面設置炭窯燒製木炭,現今仍可見炭窯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