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wan

丹林部落
從空中俯瞰丹林部落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丹林部落,坐落來義溪右岸的山麓平臺,在丹林吊橋東南側上方,海拔約140公尺,為丹林社的排灣族人於戰後初期集體遷村至此定居,其後,也有來義社和泰武社的部分族人遷移而來,排灣族傳統地名為Boraberuwan,為樹種名稱。事實上,丹林社的舊部落位在內社溪和大後溪匯流之處的南側,坐落武威山腰傾斜坡地上,海拔約530公尺,是集居型的部落型態,日治中期共有53戶168人,由來義社駐在所管轄。

辭職坡
通往舊達來部落的辭職坡道路一景

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舊達來部落的辭職坡,坐落隘寮北溪左岸,由於受到溪流阻隔,僅能透過達來吊橋對外聯繫,步行進入部落。辭職坡的命名由來,本來只是通往舊達來部落的捷徑,但因地形坡度的關係,相傳造成許多分派至此的公務人員決定辭職,因而戲稱得名。時至今日,在屏東林區管理處的行政支援下,部落組織於2015年展開辭職坡的修復工作,並且,結合臺灣千里步道協會的志工力量,運用排灣族人的傳統智慧,終於修復完成。

力里舊社
高空拍攝力里舊社的所在地

坐落力里山東北方的力里社,主要位在海拔600至750公尺的斜坡上,是由北邊較低的Kinajian大部落和南邊較高的Contres小部落共同組成,根據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調查顯示,力里社的人口繁多,計有261戶、1058人,並設有駐在所於大部落的上方。其後,1914年發生浸水營事件,力里社是帶頭的排灣族部落,臺灣總督府便將力里社族人分批遷至茶茶牙頓社和歸化門社,用以削弱部落力量。戰後時期,仍居於力里社的族人於1959年遷村至山下的七佳。

 

小力里聚落
位在大漢林道11.5公里處的小力里聚落

坐落力里山東南方鞍部的小力里聚落,位在大漢林道的11.5公里處,標高1020公尺。事實上,這裡原本無人居住,排灣族傳統地名稱為Chalalapa,而小力里聚落的形成,起因於1969年大漢林道的拓寬工程,力里部落的族人陸陸續續遷來此處定居,目前約有十餘戶。在聚落西邊的力里山山麓,也就是大漢林道上方約10公尺處,還有日治時期的道路遺跡。

溪底營盤
溪底營盤遺址的石砌牆面

浸水營古道於1885年開通後,即設置溪底營,為清領時期通行古道的官吏商旅選擇歇宿的地點。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16年在此處設置姑仔崙駐在所,數年後又將駐在所遷往稜線上方,到了1960年代後期,國民政府則在溪底營設立造林苗圃。

石頭營聖蹟亭
石頭營聖蹟亭的造型特殊,列為縣定文化資產

位於屏東縣枋寮鄉玉泉村的石頭營聖蹟亭,前身為清領時期設營屯兵的營盤遺址,始於1874年闢建,是浸水營古道西端的重要入口,而時任總兵的張其光於隔年特別設立蕃學堂,也建造敬字亭一座,將寫有文字的殘書或廢紙集中亭內焚化,表示敬天惜字。時至今日,石頭營聖蹟亭的造型特殊,下層基座為六角形,上層為四方形,亭頂為硬山屋面和馬背山頭,目前列為縣定文化資產。

溪底營盤遺址
溪底營盤遺址的解說牌

浸水營古道於1885年開通後,即設置溪底營,為清領時期通行古道的官吏商旅選擇歇宿的地點。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16年在此處設置姑仔崙駐在所,數年後又將駐在所遷往稜線上方,到了1960年代後期,國民政府則在溪底營設立造林苗圃。

出水坡駐在所
出水坡駐在所前方設置的升旗臺基座

位於大漢山東南稜的出水坡駐在所,佔地寬廣,設置於1919年,海拔約700公尺,為日治末期浸水營古道東段唯一的駐在所。清領時期,開始設有出水坡營,屯兵30人劃分3隊,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就在營盤舊址上建造駐在所,數年後再次遷移至不遠處重建。事實上,出水坡駐在所持續使用到二戰日本投降後才撤除,但從1960年代開始,林業工人運用遺址作為工寮。時至今日,不難在遺址上發現生活遺物。

古里巴保諾駐在所
調查人員以捲尺測量崖邊平臺的駐在所範圍

位於大漢山東南稜的古里巴保諾駐在所,設置於1917年,海拔約750公尺,為浸水營古道通往南方聯絡道路的重要警備點,距離出水坡駐在所約1.3公里。由於1914年浸水營古道發生南蕃事件,致使道路中斷數年,臺灣總督府因而派員調查蕃情,復舊橫斷道路,同時增設了大樹林駐在所和古里巴保諾駐在所。其後,1926年古里巴保諾駐在所撤廢,重新於南方支稜下的茶茶牙頓社一帶新設駐在所。

浸水營駐在所
浸水營駐在所的解說牌,後方為石砌圍牆

浸水營的地名由來,原為清領時期創設的大樹林營,後於1894年改稱浸水營,最早見於鳳山縣廩生盧德嘉在同年編纂完成的《鳳山縣采訪冊》中。根據臺灣古道研究專家楊南郡指出,由於此處終年雲霧深鎖,雨量豐沛,加上地勢平緩容易積水,遂名為浸水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01年新設浸水營駐在所,海拔約1280公尺,是往來東、西部官吏商旅的重要中途據點,但1914年發生浸水營事件,駐在所受排灣族人焚毀,其後歷經重建、改建,仍於1936年撤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