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wan

古樓中正路祖靈屋
中正路的祖靈屋,位於古樓社區。

中正路的祖靈屋,位於古樓社區。祖靈屋是排灣族部落最神聖的地方,每一個氏族有一間自己的祖靈屋,在小米收穫祭和五年祭的時候,同一氏族的人要回到祖靈屋中團聚。另外,每一個部落都有屬於部落的祖靈屋,祭典時,祭司、巫婆與頭目在裡面進行各種儀式,外人不得參與。祖靈屋用石板搭建,除了最重要的祖先雕像外,裡面幾乎沒有其他家具,只有四周牆面釘著木架,上面放置珍貴的陶壺、桐盆等收藏品。此外,五年祭中所刺中的藤球、刺竿尖端、捕獲的山豬牙、頭骨、熊鷹羽、爪、熊牙等戰果,也都收藏在祖靈屋內以流傳給後代。在古樓村有2間祖靈屋,最早的插標處祖靈屋( cinekecekan) 位於中山路大轉彎處,主要是進行小米祭、豐收祭、五年祭選祭司之處,後來因村莊人口增加,又增建了中正路邊的狩獵祖靈屋 (rusivawan)。

古樓社區入口意象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社區的入口處,以五年祭的刺球儀式作為社區意象。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社區的入口處,以五年祭的刺球儀式作為社區意象,周圍黑色大理石石牆以石雕方式雕出五年祭儀式過程。五年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刺球儀式,刺球所用的藤球,從前是用藤蔓編纏而成,現在則是用相思樹皮編纏成直徑大約12公分的球形。通常一次五年祭要準備大約200個刺球,一部分經過巫婆、祭司的作法加持,在刺球儀式中使用,其他的則用來練習。刺球上附有一條麻繩,用來加速使刺球能拋得更高。刺竿的長度為15公尺,因此球至少要拋高到18公尺以上,不但要拋得高還要拋得直。刺中的「神球」可以帶回家中,供奉在祖靈屋內,是非常光榮的事。

達仁鄉公所
影像為達仁鄉公所入口意象

達仁鄉於日治時代原屬於台東郡的蕃地,劃歸於大武庄之行政管制區,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台東縣政府,原治據時代蕃地特設為山地行政管制區,並在區內成立「山地鄉」,本鄉於1946年從大武鄉行政區內劃分出來,取名為「達仁鄉」,先設鄉公所於土坂村,於1958年,以交通不便,遷於安朔村復興路。鄉內原住民包括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等,佔全鄉人口90%以上。本鄉轄有六村,安朔、南田兩村靠海,森永、新化、土坂、台坂四村位於地勢較高的內陸山區。

森永村的部落廚房
影像為森永村的部落廚房,提供餐點給弱勢的兒童和老人

本村居民原為舊大古( Tjarilik )及鄰近附屬部落古他納斯( Gutanas)、依尼發里央( Enivaian )居民,於1953年遷移至此。當時,舊大古社居民因處於陡峭山區,生活不便,而選擇日治時代專植奎寧、咖啡、茶作之森永星奈園株式會社所在作為遷村之地,後沿用農場之名為村名。其中Tjarilik ,為排灣族舊部落名,深山峻峭之意、古他納斯(Gutanas),排灣族舊部落名,部落在峭壁上之意、依尼發里央(Enivaian),排灣族舊部落名,有神木、大樹之地。
 

森永基督長老教會
影像為森永基督長老教會,設立於1957年12月

本村居民原為舊大古( Tjarilik )及鄰近附屬部落古他納斯( Gutanas)、依尼發里央( Enivaian )居民,於1953年遷移至此。當時,舊大古社居民因處於陡峭山區,生活不便,而選擇日治時代專植奎寧、咖啡、茶作之森永星奈園株式會社所在作為遷村之地,後沿用農場之名為村名。其中Tjarilik ,為排灣族舊部落名,深山峻峭之意、古他納斯(Gutanas),排灣族舊部落名,部落在峭壁上之意、依尼發里央(Enivaian),排灣族舊部落名,有神木、大樹之地。

七佳部落
七佳部落

七佳部落,排灣語為Tjuvecekadan,係指「中央之意」,主要是老七佳部落位於古樓社與力里社中間,且居於周圍山川河谷最中間位置,因此得名。部落主要源自於北方的padain(舊高燕),再遷徙到kaviangan,後來先祖simerangan(curimudjuq家族)率族人再遷往karuvuan(舊歸崇),之後因為打獵,獵狗到老七佳時不肯離去,祖先們因此就安居在Tjuvecekadan(老七佳)部落至少400年以上。直到1961年政府為推動原住民住屋改善計畫,將老七佳遷移到Tjukarangan(舊七佳)。1972年因莉泰颱風的嚴重災害,七佳部落族人與同時遭受颱風災害的歸崇、力里等部分族人,再次遷移至現址Tjuadresir(加禮寮),並統稱為七佳社區。

加拉坂部落
加拉坂聚落

加拉坂部落位於加拉坂溪匯入大武溪匯流點旁的河階臺地,排灣語為qaljapang,主要為加羅坂舊社居民,也有部分是原茶茶牙頓社居民遷到此地。現在從大武往西走浸水營古道,加羅坂部落洛是最後的部落。1970年代,加羅坂居民以種植香茅為業,當時外銷香茅精油,經濟收入良好,在經濟條件改善下,居民改建房屋,因此現在的加羅坂居民幾乎全為磚瓦水泥屋,目前居民在大武溪及加拉坂溪河床砂地種植西瓜和冬瓜。

茶茶牙頓溪
Chachayadun River

日治時期道路跨越茶茶牙頓溪所使用的吊橋為姑仔崙鐵線橋,架設於大正6年(1917),當時姑仔崙警官駐在所正好設在北岸的清代溪底營盤址上(苗圃),所以將此吊橋稱作姑仔崙鐵線橋。大正7、8年(1918、1919),吊橋兩度受颱風吹襲而損壞,大正14年(1925)重新架設吊橋。今日所見吊橋遺跡,為大正15年(1926)重建完成,今日僅餘水泥橋桁保存完整。
林務局設置國家步道後,為保障登山者的安全,修築了一座重力式鋼管吊橋供登山客使用。

姑仔崙吊橋遺址
姑仔崙吊橋遺址

姑仔崙鐵線橋架設於茶茶牙頓溪上,是浸水營越嶺道上重要吊橋之一。吊橋架設於大正6年(1917),當時姑仔崙警官駐在所正好設在北岸的清代溪底營盤址上(苗圃),所以將此吊橋稱作姑仔崙鐵線橋。大正7、8年(1918、1919),吊橋兩度受颱風吹襲而損壞,大正14年(1925)重新架設吊橋。今日所見吊橋遺跡,為大正15年(1926)重建完成,今日僅餘水泥橋桁保存完整,於橋桁週遭仍可找到當時吊橋懸索使用的鐵線,橋桁刻有『大正十五年三月竣功』。

木炭窯遺址
影像為自古道向下俯視木炭窯遺址。

根據楊南郡的調查,1959年起林務局發包民間雜木燒製木炭,因此在1960年代,浸水營古道設有許多木炭窯,燒製完成的炭,利用浸水營道路運出,目前在於出水坡山東稜北側550公尺處,古道下方有一木炭窯遺址,木炭窯構造呈一圓形結直徑約4.8公尺、夯土壁高高2.1公尺,其厚達0.8公尺,留有窯門及查看木炭燒製的小窗洞,炭窯待堆滿待燒的木柴後,在其上方及窯門覆蓋黏土密封。目前炭窯四周的夯土壁,因高溫而燒結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