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營古道

橫越屏東縣春日鄉和臺東縣大武鄉的浸水營古道,始於1885年開鑿,自水底寮進抵大武,全長約64公里,海拔均高1,000公尺,為當時臺灣東、西部往返的重要道路,據傳平埔族人曾經藉此遷移至東部地區。日治時期,浸水營古道因低海拔和距離短的條件,被臺灣總督府用於連接東、西部的電信郵遞,直到1914年發生「南蕃事件」,致使道路中斷數年。最後,整條浸水營古道的復舊工事於1917年完成,同時增設了大樹林駐在所與古里巴保諾駐在所。

  • - / -
  • - - -
  • -
  • - -/-
  • -
浸水營古道封面照
浸水營古道封面照
浸水營古道封面照
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西段起點「新開苗圃」
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西段起點「新開苗圃」
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西段起點「新開苗圃」
浸水營駐在所後方的石砌駁坎圍牆
浸水營駐在所後方的石砌駁坎圍牆
浸水營駐在所後方的石砌駁坎圍牆
臺灣人類學者潘英海於浸水營駐在所前的解說牌留影
臺灣人類學者潘英海於浸水營駐在所前的解說牌留影
臺灣人類學者潘英海於浸水營駐在所前的解說牌留影
調查人員於浸水營駐在所前的解說牌合影
調查人員於浸水營駐在所前的解說牌合影
調查人員於浸水營駐在所前的解說牌合影
調查人員於州廳界解說牌前測量和攝影
調查人員於州廳界解說牌前測量和攝影
調查人員於州廳界解說牌前測量和攝影
浸水營國家步道於新開苗圃旁設立的崁頭營解說牌
浸水營國家步道於新開苗圃旁設立的崁頭營解說牌
浸水營國家步道於新開苗圃旁設立的崁頭營解說牌
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西段起點「新開苗圃」
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西段起點「新開苗圃」
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西段起點「新開苗圃」
高空拍攝力里舊社的所在地
高空拍攝力里舊社的所在地
高空拍攝力里舊社的所在地
三叢榕土地公廟旁樹下安置的領路頭石碑
三叢榕土地公廟旁樹下安置的領路頭石碑
三叢榕土地公廟旁樹下安置的領路頭石碑
高空拍攝水底寮聚落,左側雙線道公路為臺一線
高空拍攝水底寮聚落,左側雙線道公路為臺一線
高空拍攝水底寮聚落,左側雙線道公路為臺一線
位在大漢林道11.5公里處的小力里聚落
位在大漢林道11.5公里處的小力里聚落
位在大漢林道11.5公里處的小力里聚落
調查人員於溪底營盤遺址找到近代酒瓶
調查人員於溪底營盤遺址找到近代酒瓶
調查人員於溪底營盤遺址找到近代酒瓶
戰後修建的造林苗圃工作站,現已拆除
戰後修建的造林苗圃工作站,現已拆除
戰後修建的造林苗圃工作站,現已拆除
石頭營聖蹟亭的造型特殊,列為縣定文化資產
石頭營聖蹟亭的造型特殊,列為縣定文化資產
石頭營聖蹟亭的造型特殊,列為縣定文化資產
溪底營盤遺址的石砌牆面
溪底營盤遺址的石砌牆面
溪底營盤遺址的石砌牆面
溪底營盤遺址的解說牌
溪底營盤遺址的解說牌
溪底營盤遺址的解說牌
出水坡駐在所的圍牆砌石
出水坡駐在所的圍牆砌石
出水坡駐在所的圍牆砌石
出水坡稜線上的清代古道路肩立石
出水坡稜線上的清代古道路肩立石
出水坡稜線上的清代古道路肩立石
調查人員手指出水坡稜線上的清代古道路肩立石
調查人員手指出水坡稜線上的清代古道路肩立石
調查人員手指出水坡稜線上的清代古道路肩立石
調查人員於古里巴保諾駐在所的入口處合影
調查人員於古里巴保諾駐在所的入口處合影
調查人員於古里巴保諾駐在所的入口處合影
出水坡駐在所前方設置的升旗臺基座
出水坡駐在所前方設置的升旗臺基座
出水坡駐在所前方設置的升旗臺基座
出水坡駐在所的水泥地基平臺
出水坡駐在所的水泥地基平臺
出水坡駐在所的水泥地基平臺
出水坡駐在所平臺上用途不明的八角孔洞
出水坡駐在所平臺上用途不明的八角孔洞
出水坡駐在所平臺上用途不明的八角孔洞
調查人員以捲尺測量崖邊平臺的駐在所範圍
調查人員以捲尺測量崖邊平臺的駐在所範圍
調查人員以捲尺測量崖邊平臺的駐在所範圍
浸水營駐在所外圍的禁止攀爬指示標誌
浸水營駐在所外圍的禁止攀爬指示標誌
浸水營駐在所外圍的禁止攀爬指示標誌
浸水營駐在所的地基平臺,可見當時的遺跡和遺物
浸水營駐在所的地基平臺,可見當時的遺跡和遺物
浸水營駐在所的地基平臺,可見當時的遺跡和遺物
浸水營駐在所的解說牌,後方為石砌圍牆
浸水營駐在所的解說牌,後方為石砌圍牆
浸水營駐在所的解說牌,後方為石砌圍牆

古道地圖

沿途景點
舊力里部落入口處
舊力里部落入口意象-原住民雕像,這裡是往昔排灣族重要的交通路口
舊力里部落入口處資訊

大漢林道經過力里小聚落後,稍微下坡,不久可看道路右方有一個高大的排灣勇士塑像,即舊力里部落入口意象-原住民雕像,這裡是往昔排灣族重要的交通路口了。站在稜線之上,往北下產業道路為舊力里社,往南則通往昔稱「割肉社」的古華社遺址。舊力里社分為大小兩部落,北邊大部落稱為Kinajian,南邊小部落稱為Contres。力里社與古華社是盟友,不論是在荷治時代、清治時代或日治時代,經常都是聯手對抗外來的統治者,幾番被征討、殺戮、焚村,他們始終不改堅定的獨立自主的理念。

出水坡祠
出水坡祠位於出水坡駐在所以西,原先立於石階二側的鳥居亦已腐朽,僅殘有兩個柱洞。
出水坡祠資訊

出水坡祠位於出水坡駐在所以西,路旁有石階,沿階而上,約100公尺為出水坡祠的遺跡,其地基約4.7公尺見方,高約0.6公尺,前方為寬0.8公尺的3階石階,中央則為1.3公尺見方、高0.5公尺的神祠平臺基座,上方木構建築已腐朽,平臺上長有「小花鼠剌」,原先立於石階二側的鳥居亦已腐朽,僅殘有兩個柱洞。

木炭窯遺址
影像為自古道向下俯視木炭窯遺址。
木炭窯遺址資訊

根據楊南郡的調查,1959年起林務局發包民間雜木燒製木炭,因此在1960年代,浸水營古道設有許多木炭窯,燒製完成的炭,利用浸水營道路運出,目前在於出水坡山東稜北側550公尺處,古道下方有一木炭窯遺址,木炭窯構造呈一圓形結直徑約4.8公尺、夯土壁高高2.1公尺,其厚達0.8公尺,留有窯門及查看木炭燒製的小窗洞,炭窯待堆滿待燒的木柴後,在其上方及窯門覆蓋黏土密封。目前炭窯四周的夯土壁,因高溫而燒結硬化。

姑仔崙吊橋遺址
姑仔崙吊橋遺址
姑仔崙吊橋遺址資訊

姑仔崙鐵線橋架設於茶茶牙頓溪上,是浸水營越嶺道上重要吊橋之一。吊橋架設於大正6年(1917),當時姑仔崙警官駐在所正好設在北岸的清代溪底營盤址上(苗圃),所以將此吊橋稱作姑仔崙鐵線橋。大正7、8年(1918、1919),吊橋兩度受颱風吹襲而損壞,大正14年(1925)重新架設吊橋。今日所見吊橋遺跡,為大正15年(1926)重建完成,今日僅餘水泥橋桁保存完整,於橋桁週遭仍可找到當時吊橋懸索使用的鐵線,橋桁刻有『大正十五年三月竣功』。

茶茶牙頓溪
Chachayadun River
茶茶牙頓溪資訊

日治時期道路跨越茶茶牙頓溪所使用的吊橋為姑仔崙鐵線橋,架設於大正6年(1917),當時姑仔崙警官駐在所正好設在北岸的清代溪底營盤址上(苗圃),所以將此吊橋稱作姑仔崙鐵線橋。大正7、8年(1918、1919),吊橋兩度受颱風吹襲而損壞,大正14年(1925)重新架設吊橋。今日所見吊橋遺跡,為大正15年(1926)重建完成,今日僅餘水泥橋桁保存完整。
林務局設置國家步道後,為保障登山者的安全,修築了一座重力式鋼管吊橋供登山客使用。

加拉坂部落
加拉坂聚落
加拉坂部落資訊

加拉坂部落位於加拉坂溪匯入大武溪匯流點旁的河階臺地,排灣語為qaljapang,主要為加羅坂舊社居民,也有部分是原茶茶牙頓社居民遷到此地。現在從大武往西走浸水營古道,加羅坂部落洛是最後的部落。1970年代,加羅坂居民以種植香茅為業,當時外銷香茅精油,經濟收入良好,在經濟條件改善下,居民改建房屋,因此現在的加羅坂居民幾乎全為磚瓦水泥屋,目前居民在大武溪及加拉坂溪河床砂地種植西瓜和冬瓜。

七佳部落
七佳部落
七佳部落資訊

七佳部落,排灣語為Tjuvecekadan,係指「中央之意」,主要是老七佳部落位於古樓社與力里社中間,且居於周圍山川河谷最中間位置,因此得名。部落主要源自於北方的padain(舊高燕),再遷徙到kaviangan,後來先祖simerangan(curimudjuq家族)率族人再遷往karuvuan(舊歸崇),之後因為打獵,獵狗到老七佳時不肯離去,祖先們因此就安居在Tjuvecekadan(老七佳)部落至少400年以上。直到1961年政府為推動原住民住屋改善計畫,將老七佳遷移到Tjukarangan(舊七佳)。1972年因莉泰颱風的嚴重災害,七佳部落族人與同時遭受颱風災害的歸崇、力里等部分族人,再次遷移至現址Tjuadresir(加禮寮),並統稱為七佳社區。

忠誠義士十五爺廟
坐落於水底寮夜市旁的忠誠義士十五爺廟
忠誠義士十五爺廟資訊

忠誠義士十五爺廟位於水底寮夜市旁,清道光12年(1832)由於閩客關係緊張,粵籍人士許成、張丙等人,率眾圍攻閩南村莊,南部各庄閩南人紛紛逃難。在對抗客家人的攻擊時,剛好有黃榮元等17位來自恆春的閩籍武師經過,因義助閩南村落而陣亡15人。事後,水底寮地方人士為感激捨命義助鄉人的15人,特別為他們建廟崇祀。

崁頭營
浸水營國家步道於新開苗圃旁設立的崁頭營解說牌
崁頭營資訊

位於屏東縣枋寮鄉新開村的崁頭營遺址,為日治時期浸水營古道之起點,始於1907年3月29日闢建。時至今日,遺址內尚存一幢清領時期的石造營舍,目前作為倉庫使用,但從砌石的地基仍可看出部分原貌。日治時期,崁頭營遺址主要作為崁頭警官駐在所,出入需申請「入蕃許可」,經查驗後才可通行,現因私人租用之故,林務局所規劃的浸水營國家步道改由新開苗圃旁進入,並設有解說牌,步道可通往歸化門。

州廳界
調查人員於州廳界解說牌前測量和攝影
州廳界資訊

位於浸水營國家步道指示標誌2.6公里處的州廳界,為日治時期高雄州和臺東廳的行政分界,同時也是地形坡度的升降分野,從大漢林道登山口前往州廳界的通道是上坡路段,越過州廳界後則是一路下坡。根據林務局設立的州廳界解說牌記載,日治時期臺灣總督自臺東廳啟程巡視浸水營古道時,高雄州知事與各級官員都會在此迎接,並且,由於此處終年雲霧深鎖,年雨量豐沛,加上地勢平緩容易積水,遂名為浸水營。

 

浸水營駐在所
浸水營駐在所的解說牌,後方為石砌圍牆
浸水營駐在所資訊

浸水營的地名由來,原為清領時期創設的大樹林營,後於1894年改稱浸水營,最早見於鳳山縣廩生盧德嘉在同年編纂完成的《鳳山縣采訪冊》中。根據臺灣古道研究專家楊南郡指出,由於此處終年雲霧深鎖,雨量豐沛,加上地勢平緩容易積水,遂名為浸水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01年新設浸水營駐在所,海拔約1280公尺,是往來東、西部官吏商旅的重要中途據點,但1914年發生浸水營事件,駐在所受排灣族人焚毀,其後歷經重建、改建,仍於1936年撤廢。

古里巴保諾駐在所
調查人員以捲尺測量崖邊平臺的駐在所範圍
古里巴保諾駐在所資訊

位於大漢山東南稜的古里巴保諾駐在所,設置於1917年,海拔約750公尺,為浸水營古道通往南方聯絡道路的重要警備點,距離出水坡駐在所約1.3公里。由於1914年浸水營古道發生南蕃事件,致使道路中斷數年,臺灣總督府因而派員調查蕃情,復舊橫斷道路,同時增設了大樹林駐在所和古里巴保諾駐在所。其後,1926年古里巴保諾駐在所撤廢,重新於南方支稜下的茶茶牙頓社一帶新設駐在所。

出水坡駐在所
出水坡駐在所前方設置的升旗臺基座
出水坡駐在所資訊

位於大漢山東南稜的出水坡駐在所,佔地寬廣,設置於1919年,海拔約700公尺,為日治末期浸水營古道東段唯一的駐在所。清領時期,開始設有出水坡營,屯兵30人劃分3隊,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就在營盤舊址上建造駐在所,數年後再次遷移至不遠處重建。事實上,出水坡駐在所持續使用到二戰日本投降後才撤除,但從1960年代開始,林業工人運用遺址作為工寮。時至今日,不難在遺址上發現生活遺物。

溪底營盤遺址
溪底營盤遺址的解說牌
溪底營盤遺址資訊

浸水營古道於1885年開通後,即設置溪底營,為清領時期通行古道的官吏商旅選擇歇宿的地點。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16年在此處設置姑仔崙駐在所,數年後又將駐在所遷往稜線上方,到了1960年代後期,國民政府則在溪底營設立造林苗圃。

石頭營聖蹟亭
石頭營聖蹟亭的造型特殊,列為縣定文化資產
石頭營聖蹟亭資訊

位於屏東縣枋寮鄉玉泉村的石頭營聖蹟亭,前身為清領時期設營屯兵的營盤遺址,始於1874年闢建,是浸水營古道西端的重要入口,而時任總兵的張其光於隔年特別設立蕃學堂,也建造敬字亭一座,將寫有文字的殘書或廢紙集中亭內焚化,表示敬天惜字。時至今日,石頭營聖蹟亭的造型特殊,下層基座為六角形,上層為四方形,亭頂為硬山屋面和馬背山頭,目前列為縣定文化資產。

溪底營盤
溪底營盤遺址的石砌牆面
溪底營盤資訊

浸水營古道於1885年開通後,即設置溪底營,為清領時期通行古道的官吏商旅選擇歇宿的地點。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16年在此處設置姑仔崙駐在所,數年後又將駐在所遷往稜線上方,到了1960年代後期,國民政府則在溪底營設立造林苗圃。

小力里聚落
位在大漢林道11.5公里處的小力里聚落
小力里聚落資訊

坐落力里山東南方鞍部的小力里聚落,位在大漢林道的11.5公里處,標高1020公尺。事實上,這裡原本無人居住,排灣族傳統地名稱為Chalalapa,而小力里聚落的形成,起因於1969年大漢林道的拓寬工程,力里部落的族人陸陸續續遷來此處定居,目前約有十餘戶。在聚落西邊的力里山山麓,也就是大漢林道上方約10公尺處,還有日治時期的道路遺跡。

水底寮聚落
高空拍攝水底寮聚落,左側雙線道公路為臺一線
水底寮聚落資訊

位於屏東縣枋寮鄉的水底寮聚落,原本為森林中的積水窪地,明朝末年居住在大武力的放索社馬卡道族人,開始進入此地狩獵和開墾,到了清領時期,枋寮墾首黃茂純於1711年率領民眾前來水底寮拓墾,因為鄰近山區,換番交易興盛,逐漸形成街市。

浸水營古道入嶺口
三叢榕土地公廟旁樹下安置的領路頭石碑
浸水營古道入嶺口資訊

位於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的三叢榕土地公廟,為日治時期浸水營古道的起點,而廟旁樹下安置著天然岩塊,右方刻著領路頭,左方則是道教符咒。根據臺灣古道研究專家楊南郡的調查,當地居民稱呼此處為入嶺口,後來經研究團隊於2019年詢問地方耆老,得到另一說法為領路頭石碑是清領末期浸水營古道開通後,平民百姓入山之前的集結地點,會有具備武裝的清兵帶領保護,群體行動避免遭受沿線原住民攻擊,因此刻有領路頭石碑。

力里舊社
高空拍攝力里舊社的所在地
力里舊社資訊

坐落力里山東北方的力里社,主要位在海拔600至750公尺的斜坡上,是由北邊較低的Kinajian大部落和南邊較高的Contres小部落共同組成,根據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調查顯示,力里社的人口繁多,計有261戶、1058人,並設有駐在所於大部落的上方。其後,1914年發生浸水營事件,力里社是帶頭的排灣族部落,臺灣總督府便將力里社族人分批遷至茶茶牙頓社和歸化門社,用以削弱部落力量。戰後時期,仍居於力里社的族人於1959年遷村至山下的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