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中市和平區的大甲溪古道,始於1922年闢建,西起松鶴、東自梨山,全長約62公里,主要通過泰雅族的傳統領域。事實上,大甲溪古道的前身,原為白冷隘勇線的巡視隘路,當臺灣總督府推行五年理蕃計畫,積極開鑿理蕃道路,設立山地警察機構,便將大甲溪警備道路連結北部的卑亞南古道,形成當時通往台中州能高郡的重要蕃地道路,許多登山調查隊均經此道攀登雪山。時至今日,大甲溪古道的多數路段皆與中部橫貫公路重疊,並被取而代之。
- - / -
- - - -
- -
- - -/-
- -
位於臺中市和平區的大甲溪古道,始於1922年闢建,西起松鶴、東自梨山,全長約62公里,主要通過泰雅族的傳統領域。事實上,大甲溪古道的前身,原為白冷隘勇線的巡視隘路,當臺灣總督府推行五年理蕃計畫,積極開鑿理蕃道路,設立山地警察機構,便將大甲溪警備道路連結北部的卑亞南古道,形成當時通往台中州能高郡的重要蕃地道路,許多登山調查隊均經此道攀登雪山。時至今日,大甲溪古道的多數路段皆與中部橫貫公路重疊,並被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