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越嶺古道

橫跨花蓮縣玉里鎮和臺東縣長濱鄉的安通越嶺古道,始於1875年闢建,西起玉里、東自長濱,其間翻越海岸山脈抵達臨海的南竹湖部落,全長約14公里,是跨越海岸山脈的重要孔道。清領時期,清廷總兵吳光亮打通古道,開始在山海交界之處墾荒駐兵,將貨物從海邊登上山脈後再下送至玉里,據載此地曾經有過上千名清軍駐紮的紀錄。雖然,安通越嶺古道的路程並不漫長,途中也未留有駐在所的人工建築,但仍可見平埔族群和阿美族人的歷史痕跡。

  • - / -
  • - - -
  • -
  • - -/-
  • -
安通越嶺古道封面照
安通越嶺古道封面照
安通越嶺古道封面照
從空中俯瞰玉里市區,東接玉里大橋
從空中俯瞰玉里市區,東接玉里大橋
從空中俯瞰玉里市區,東接玉里大橋
從空中俯瞰玉長公路從安通進入海岸山脈的入口
從空中俯瞰玉長公路從安通進入海岸山脈的入口
從空中俯瞰玉長公路從安通進入海岸山脈的入口
安通溫泉大旅社原為日治時期的公共浴池
安通溫泉大旅社原為日治時期的公共浴池
安通溫泉大旅社原為日治時期的公共浴池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的石階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的石階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的石階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的石階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的石階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的石階
位於海拔380公尺稜線上的安通越嶺古道東段
位於海拔380公尺稜線上的安通越嶺古道東段
位於海拔380公尺稜線上的安通越嶺古道東段
從玉長公路上遠眺安通越山和烏帽子山之間的稜線
從玉長公路上遠眺安通越山和烏帽子山之間的稜線
從玉長公路上遠眺安通越山和烏帽子山之間的稜線
旅社內部仍保留日治時期的木造平房
旅社內部仍保留日治時期的木造平房
旅社內部仍保留日治時期的木造平房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斜坡上有石階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斜坡上有石階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斜坡上有石階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製糖所位置,現已無任何痕跡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製糖所位置,現已無任何痕跡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製糖所位置,現已無任何痕跡
從空中俯瞰南竹湖部落
從空中俯瞰南竹湖部落
從空中俯瞰南竹湖部落
從空中俯瞰寧城宮
從空中俯瞰寧城宮
從空中俯瞰寧城宮
寧城宮外牆上的碑文,敘述發展沿革
寧城宮外牆上的碑文,敘述發展沿革
寧城宮外牆上的碑文,敘述發展沿革
從空中俯瞰白桑安部落
從空中俯瞰白桑安部落
從空中俯瞰白桑安部落
從空中俯瞰寧埔村
從空中俯瞰寧埔村
從空中俯瞰寧埔村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亭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亭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亭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文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文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文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文上記載罹難者的姓名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文上記載罹難者的姓名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文上記載罹難者的姓名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體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體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的碑體
位於重安公墓區內的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入口
位於重安公墓區內的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入口
位於重安公墓區內的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入口
位於成功鎮石雨傘遊憩區內的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
位於成功鎮石雨傘遊憩區內的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
位於成功鎮石雨傘遊憩區內的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
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的側面
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的側面
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的側面
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的側面
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的側面
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的側面
成廣澳天后宮是東部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
成廣澳天后宮是東部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
成廣澳天后宮是東部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
成廣澳文化地景前的廣恆發商號遺址
成廣澳文化地景前的廣恆發商號遺址
成廣澳文化地景前的廣恆發商號遺址

古道地圖

沿途景點
安通部落
從空拍機望向安通部落空拍一景
安通部落資訊

安通部落舊名紅蓙或甕索,地名源自阿美族語Ancoh,其意為「尿騷味」,阿美族人初遷此地時,聞溪中的溫泉硫磺味如同小兒之尿騷,故以此為部落名。清代時漢人入墾此地,以其音轉譯為甕索、紅蓙。安通部落最初建社於安通溪口一個叫Tailaan的地方,大正6年(1917)因興建東線鐵路而拆除部落房舍,鐵路完成後乃遷社於現址,並改名為安通。部落居民以來自水璉的Ciwidian、Pacidal及來自台東的Rarangus氏族居多,因為部落淵源與哈拉灣部落不同,故兩社間雖僅有一山之隔,但彼此少有來往,1980年代以前還常有爭墾土地之事發生。

竹湖
空拍竹湖國小一帶,此處屬於竹湖社區的一部分
竹湖資訊

竹湖是一個平埔族聚落,分布於台11線沿線,此處原本是阿美族小竹湖社(或稱竹湖社,阿美族自稱Taman社,為「幽暗」之意,音譯為「胆曼社」)和掃別社(阿美語稱為 Mornos 社)舊址。原部落在現址西側山坡「鹿寮溝」 一帶,後來阿美族人分別遷往北側的大掃別(今永福)和南側的南竹湖,本地遂為平埔族所居住。由於原來村落周圍竹林繁茂,形狀似湖泊,故漢人稱其為「竹湖」 社。目前竹湖僅約 20 多戶人口,平埔族約佔一半人口,其他則是日治時期移民至附近丘陵山區,二次大戰後遷此的客家人及閩南人。

下崁
空拍下崁社區,下崁為阿美族南竹湖部落之一部分。
下崁資訊

原居於今竹湖西側山坡上方鹿寮溝一帶,稱為竹湖社。鹿寮溝一帶本是阿美族竹湖社和掃別社舊址,清代末期因與當地的平埔族人有土地之糾紛,幾乎釀成械鬥,平埔族人遂詛咒該地有鬼靈,倘若久居則將惹來災禍。阿美族深懼此一鬼靈擾民之說,紛紛往該地南、北方向遷徙。其中往南者即是今南竹湖,往北移動者則至大德溪左岸。南竹湖阿美族以 bakaraatsu(一種螃蟹名)為社名,因早期竹湖社西方都是水田,水田中有種叫做 bakaraatsu的小蟹棲息,遂以此為社名。戰後因部落分家而分成上、下兩部分,上方「南竹湖」為竹湖村 17-20 鄰,居民以天主教及基督長老教會信仰為主。下方另名「下崁」, 為竹湖村第 15-16 鄰,多為真耶穌教徒。

 

北烏石鼻
從空拍機望向北烏石鼻部落空拍一景
北烏石鼻資訊

台11線省道穿過北烏石鼻聚落,這是一個阿美族的部落,位於寧埔和南烏石鼻之間。北烏石鼻位於寧埔溪口南側,為阿美族「烏石鼻社」,阿美語稱ciradayai,阿美語radai是指月橘(俗稱七里香),昔日當地阿美族男女老幼均有用radai的樹燒成炭來染黑牙齒的風氣,由於該社附近長有許多這種樹,故以此為社名。漢人取名為「烏石鼻社」,是因為部落東南方有突出於海中的黑色岩石岬角,其外觀仿若人的鼻子向外突出,故名「烏石鼻」。烏石鼻社之先祖於清末自花蓮港廳加納納社移來,初時與「胆曼社」同住於今南烏石鼻西側胆曼橋上方的山麓地區,日治時期才遷至現址。

南烏石鼻
南烏石鼻部落空拍一景
南烏石鼻資訊

台11線貫穿了東海岸的聚落,最近處的小聚落為南烏石鼻,中間是北烏石鼻,最遠處為寧埔、光榮等地。南烏石鼻位於烏石鼻北側的小灣澳,背山面海,與北烏石鼻對稱而名「南烏石鼻」,屬寧埔村14鄰,是一個由閩南、客家及外省人組成的聚落, 僅約 10 戶左右,有屏東的鍾姓、謝姓、彰化的黃姓、宜蘭的潘姓噶瑪蘭族,約於「八七 水災」後遷居於此。居民以捕魚維生,漁獲多為鯛魚類、龍蝦等,主要供應當地的海鮮餐廳,若捕獲大型魚獲則送往成功漁港拍賣。

 

胆曼
胆曼部落空拍一景
胆曼資訊

胆曼位於烏石鼻南側海岸,是一個阿美族部落,據說其祖先因為不堪花蓮港廳北方的高山蕃壓迫,或因耕地狹小,或與清兵交戰敗北而南遷,於光緒12年(1886)左右移來。其祖先抵達此地之際,乃黑暗的夜晚,阿美族語稱黑夜為Tonman,遂以為社名,漢譯為胆曼社。還有另一說法,在部落南端有一深長的溝渠,溝底長滿茅草,連白天也顯得昏暗,阿美族人說幽暗為toman或ta’man,遂以ta'man為社名。族人於明治 34-35 年(1901-1900)左右,由花蓮港廳叮仔荖社(丁仔漏社 ,Pacidal) 為尋求耕地而南移至此,初時與烏石鼻社同住於今南烏石鼻西側胆曼橋上方的山麓地區,日治初期遷下來住於海岸,俟興建海岸公路時,才遷到現址。

宜灣教會-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大門入口
宜灣教會-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資訊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於1950年傳入宜灣部落,有朱蘭妹等人從其他教派中陸續皈依,當時亦有陳志豐宣道師及林川明牧師協助教會傳福音的工作。由於信眾日漸增多,乃由信徒自行興建竹造禮拜堂,於1953年6月完工。1974年6月原有教堂毀於颱風,由族人賴明德設計,信徒合力建造新教堂,教堂正面外觀仿歐洲鄉間小教堂形式建造,白色外牆為主視覺基底,屋頂有哥德式建築的風格,並分別在屋頂尖端與大門兩側設有十字架與天使雕飾。其造型猶如聖誕卡片所見之歐洲小教堂,因而稱為卡片教堂。2003年由臺東縣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

 

玉水橋部落
玉水橋空拍一景
玉水橋部落資訊

從北往南空拍玉水橋一帶的海岸,影像中間的小聚落為玉水橋,右上方突出海中的岬角為三仙台。玉水橋部落位於石雨傘南方約700公尺,屬成功鎮忠孝里,因位於玉水橋南側,故名玉水橋,為戰後才形成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稱該地為fadoachan或larachan,為戰後自東河鄉的都蘭、加路蘭、長濱鄉的胆曼、關山鎮及成功鎮的重安、嘉平等地移來的阿美族所組成的新部落,目前約有36戶,除了兩戶漢人外,全為阿美族。此一聚落雖然歷史不長,人口也不多,但近年來每年皆舉辦豐年節活動。

玉里
從空中俯瞰玉里市區,東接玉里大橋
玉里資訊

位於花蓮縣中南段的玉里鎮,始於1875年成庄,清領時期稱為璞石閣,但地名由來眾說紛紜,一說是源於布農族人望見秀姑巒溪河岸揚起飛塵,以Pusiko形容塵沙滾滾,二說是因為河岸平原長滿蕨類,阿美族人以Paheko指稱蕨草,三說是總兵吳光亮於1875年開通中路後,在此駐軍期間,看見秀姑巒溪遍布純白玉石,取名為璞石閣。事實上,清領末期的璞石閣庄已是軍事重地和漢墾聚落,範圍相當於當今玉里市區,與客人城的人口總數,高居奉鄉首位。

玉長公路入口
從空中俯瞰玉長公路從安通進入海岸山脈的入口
玉長公路入口資訊

橫貫花蓮縣和臺東縣的玉長公路,始於1875年開鑿,主要沿著安通溪谷深入海岸山脈,藉由隧道穿越山脈後,再順著僅那鹿角溪與寧埔溪之間的支稜,下降至長濱鄉的寧埔村。事實上,玉長公路的修築是以安通越嶺古道為基礎,當時駐軍於玉里的總兵吳光亮率領官兵開鑿璞石閣成廣澳道,成為海岸山脈另一側花東縱谷中段的外港。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略加修治,因安通舊稱紅蓙,更名為紅蓙越道,並且,將路線改自安通到竹湖,又稱安通越道。

安通溫泉大旅社
安通溫泉大旅社原為日治時期的公共浴池
安通溫泉大旅社資訊

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安通溫泉,坐落安通溪北岸,是1904年一位上山採樟的日人發現,曾以安通濯暖名列花蓮八景。日治中期,臺灣總督府在這裡興建警察招待所,設置公共浴池,逐漸發展為溫泉勝地。到了戰後時期,民間業者於1974年購入經營,並且,更名為安通溫泉大旅社。時至今日,建物本身仍然保留部分建於日治時期的木造平房,日式拉門和榻榻米地板都保存相當良好,在2014年由行政院文建會公告為重要歷史建築。

烏帽子山稜線
從玉長公路上遠眺安通越山和烏帽子山之間的稜線
烏帽子山稜線資訊

橫貫花蓮縣和臺東縣的玉長公路,始於1875年開鑿,主要沿著安通溪谷深入海岸山脈,藉由隧道穿越山脈後下降至長濱鄉。事實上,玉長公路的修築是以安通越嶺古道為基礎,當時駐軍於玉里的總兵吳光亮率領官兵開鑿璞石閣成廣澳道,成為海岸山脈另一側花東縱谷中段的外港。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略加修治,將路線改自安通到竹湖。戰後時期,國民政府興建玉里到長濱的公路,路線選擇同樣是安通越嶺古道,從安通出發,並於2007年完工通車。

古道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的石階
古道資訊

橫貫花蓮縣和臺東縣的玉長公路,始於1875年開鑿,主要沿著安通溪谷深入海岸山脈,藉由隧道穿越山脈後下降至長濱鄉。事實上,玉長公路的修築是以安通越嶺古道為基礎,當時駐軍於玉里的總兵吳光亮率領官兵開鑿璞石閣成廣澳道,成為海岸山脈另一側花東縱谷中段的外港。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略加修治,將路線改自安通到竹湖。戰後時期,國民政府興建玉里到長濱的公路,路線選擇同樣是安通越嶺古道,從安通出發,並於2007年完工通車。

製糖所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製糖所位置,現已無任何痕跡
製糖所資訊

橫貫花蓮縣和臺東縣的玉長公路,始於1875年開鑿,主要沿著安通溪谷深入海岸山脈,藉由隧道穿越山脈後下降至長濱鄉。事實上,玉長公路的修築是以安通越嶺古道為基礎,當時駐軍於玉里的總兵吳光亮率領官兵開鑿璞石閣成廣澳道,成為海岸山脈另一側花東縱谷中段的外港。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略加修治,將路線改自安通到竹湖。戰後時期,國民政府興建玉里到長濱的公路,路線選擇同樣是安通越嶺古道,從安通出發,並於2007年完工通車。

南竹湖部落
從空中俯瞰南竹湖部落
南竹湖部落資訊

位於臺東縣長濱鄉的南竹湖部落,舊稱Bakaraatsu,取自一種常棲於附近水田裡的螃蟹為名,原本居住在現今竹湖村西側山坡上方的鹿寮溝一帶,但清領末期因與當地平埔族人發生土地糾紛,遂被詛咒若久居於此將惹來災禍,當地竹湖社和掃別社的阿美族人深懼鬼靈擾民之說,紛紛往南、向北遷徙,往南者即是南竹湖部落,向北者則抵達大德溪左岸的較高臺地,另建永福部落。戰後時期,南竹湖部落分家,上方為南竹湖,下方另名下崁。

寧城宮
從空中俯瞰寧城宮
寧城宮資訊

位於臺東縣長濱鄉寧埔村的寧城宮,全名為三山國王渡台開基祖廟,是東部海岸地區最早開基的三山國王廟,以大王爺中山國王為鎮殿主神。事實上,寧城宮建廟年代久遠,推測是清領時期光緒年間隨著移墾先民或屯墾駐軍而來,到了日治時期,曾經下令將咾咕石堆砌而成的寧城宮廢棄,當地居民只能將王爺奉請至山中大樹下隱密祭祀。戰後初期,地方居民先是搭建茅草廟宇,接著發起建廟之議,即是現今的寧城宮,每年三山國王聖誕均舉行祭典。

白桑安部落
從空中俯瞰白桑安部落
白桑安部落資訊

位於臺東縣長濱鄉的白桑安部落,坐落僅那鹿角溪和彭仔存溪之間,據傳是1884年從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部落移居至此的阿美族人建立的,由於當時部落耕地狹小,也長期遭受北側山區原住民族的壓迫,加上與清兵交戰敗北,便一路向南遷移。但另有一說是,白桑安部落為1888年由烏石鼻分社而來,部落原址在現址西側山坡上的平台,傳統地名稱作Cafongai 或 Chiganadai,為大石頭之意,因為此處矗立兩塊史前巨石得名,到了日治時期為求管理方便,就將部落遷移至此。

寧埔村
從空中俯瞰寧埔村
寧埔村資訊

位於臺東縣長濱鄉的寧埔村,坐落寧埔溪口南岸,是移居花蓮的噶瑪蘭族加禮宛人闢建的,由於山上豎立的史前巨石有二突起,宛若女性胸部,故名石乳,後譯成石寧埔,但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更名為寧埔。日治初期,寧埔村有加禮宛人7戶33人,其後陸續遷入福佬、客家移民,由於當時附近丘陵遍植香蕉,香蕉乾工廠就設置於寧埔村南路口。戰後時期,居民改種香茅,曾興盛一時。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
位於重安公墓區內的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入口
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資訊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的霍亂事件追悼紀念碑,坐落重安部落的公墓區內,這起霍亂事件發生於1946年,一名入贅宜灣部落的族人在食用採集的海藻後生病,被送回重安部落,不久疾病快速蔓延,經檢驗後得知是霍亂傳染病。當時,正值戰後初期,醫藥短缺,病患在部落內被隔離,只能接受簡單治療,而死者都送往海邊焚化,並未設立墓碑,也未登記姓名。數十年後,罹難者家屬決心查明真相,鎮公所主動協助調查,終於在2006年建立紀念碑,詳述事件始末。

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
位於成功鎮石雨傘遊憩區內的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
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資訊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的東臺灣設教百週年紀念碑,坐落石雨傘遊憩區內,紀念碑主要講述長老教會傳入臺灣東部的歷程。清領末期,來自屏東阿里港的信徒張源春遷至石雨傘居住,並以祈禱水治好石雨傘頭目的氣喘病,因緣成立蟳廣澳教會,後稱石雨傘教會,開啟了長老教會在東部傳教的歷史。日治末期,臺灣總督府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教會禮拜只能轉為秘密聚會,後來石雨傘教會信徒由新港教會成立而接續,並於1997年建立紀念碑以茲紀念。

成廣澳天后宮
成廣澳天后宮是東部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
成廣澳天后宮資訊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的成廣澳天后宮,坐落漢人入墾東部海岸最早登陸的小港一帶,建於1874年,是東部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根據文獻記載,成廣澳天后宮原是手工雕琢的木造結構建築,廟方供奉的媽祖神像是由分派至後山擔任通事的劉進來,自鹿港天后宮分火而來的,為東部發展歷史上相當重要的古蹟。據傳媽祖神像曾經受到原住民族和日本人的排斥,一度流落到基隆海邊的石洞內,到了戰後時期,才又請回小港供奉。

成廣澳文化地景公園
成廣澳文化地景前的廣恆發商號遺址
成廣澳文化地景公園資訊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的成廣澳文化地景公園,原為廣恆發商號的遺址,透過現今殘存的磚拱騎樓式亭仔腳,不難發現其門柱、雕飾和式樣都是當時東部地區相當罕見的,據傳二戰期間廣恆發商號因目標顯著,曾被美軍視為轟炸目標。事實上,廣恆發商號大約創建於1916年,為屏東內埔移居而來的客家人溫泰坤白手起家,當時是東部海岸地區最大的雜貨商鋪,主要藉由成廣澳港口運輸進口貨物,可說是早期的大盤商,日治中期溫泰坤的資產已是新港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