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古道

坐落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古道,全長約41公里,起點為阿美族的聖山──奇拉雅山,傳說阿美族人是由這座聖山陸續遷徙至東部各地。過去奇美部落的祖輩先人為了尋找潔淨的水源和理想的獵場,就從海拔900多公尺的奇拉雅山慢慢向下搬遷,移居至奇美部落後,為了對外交通和貿易需求,沿著秀姑巒溪走闢出一條東接港口、西接瑞穗的路徑,直至1987年,臺灣省政府將其修興擴建為花64線瑞港公路,現今道路旁仍留有數處古道遺跡。

  • - / -
  • - - -
  • -
  • - -/-
  • -
奇美古道封面照
奇美古道封面照
奇美古道封面照

古道地圖

沿途景點
三富橋部落
空拍三富橋部落
三富橋部落資訊

三富橋位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是一個緊鄰著太平洋的阿美族部落,族語稱為Sahfongan,係指低窪的沙地,位於靜浦部落南方約1.5公里處,此處原為靜浦Cawi部落的耕地,1954年開始有人口自靜浦部落移居至此,1980年代以後,又有許多族人自靜浦分出,遂漸形成一新部落區,近年間才脫離母社另成一社,名為Sahfongan,現有居民約30戶。1959年7-9月,曾遭遇4次強烈颱風。同年,靜浦國民學校初設於三富橋部落,後遷至靜安現址。

奚卜蘭島
從靜安眺望奚卜蘭島。
奚卜蘭島資訊

奚卜蘭島位於秀姑巒溪出海口,阿美族語稱cipo或ci’poran,意為河中島。嘉慶8年(1803)日本漁民文助等人漂流至此,即稱此島為ciporan,後又改稱為「囉格島」,意為傴僂、駝背。清光緒4年(1878) 的《全台前後山輿圖》稱獅球山,後又稱獅球嶼,日人則稱辨天島。港口阿美族傳說,是其祖先登陸台灣初居之地,也是港口阿美族人舉行海祭的重要儀式地點。島上有一史前文化,地表間仍遺有一些石器與阿美族式陶器殘片。島上最高海拔約 40 公尺,島嶼面積約 10 公頃,其主要組成岩體為火山集塊岩或火山碎屑,因組成材質堅硬,形成突出地形。島嶼南北兩側在河流、海浪及潮汐共同作用下,在河口處堆積許多礫石, 形成自然堤岸,形狀會隨著著季節而變化。奚卜蘭島現被列為自然保護區,未經申請不得登島。

長虹橋
從靜浦部落眺望新長虹橋。
長虹橋資訊

從靜浦部落眺望新長虹橋。新長虹橋為一紅色拱橋,橫跨於秀姑巒溪出海口兩岸,是連接靜浦部落和大港口部落的重要橋梁。橋下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橋的南端有溪卜蘭遊客中心。新橋旁有一座舊長虹橋,舊橋於1968年5月完工,長120公尺,為台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因交通量逐年劇增不敷使用,2013年1月新橋完工通車後,舊橋改為行人專用的觀光橋,從舊橋可以眺望壯麗的新橋。新長虹橋長185公尺,橋上設置八座半圓型觀景台,可俯瞰通過橋下之舟艇,還可以遠望秀姑巒溪出海口和奚卜蘭島的美景。

海祭場
港口部落的海祭場
海祭場資訊

港口部落的海祭場,是阿美族人舉行捕魚祭的場所。阿美族人相信其祖先是渡海而來,因此為感謝海神護佑祖先登陸而有海祭。捕魚祭在北部南勢阿美稱之為Milalikis,海岸阿美則稱為Misacepo’,各地區名稱不盡相同,舉行的時間為豐年祭之前,但是各地區舉行的時間不一,大致在六至八月之間。 捕魚祭是阿美族人向海神及天地神靈感恩的具體表現,因為他們相信自然界是由許多神明的支配,所以他們尊敬大自然,並希望能年年捕獲豐富的魚蝦。港口部落的海祭活動最大禁忌是不准婦女參加,相傳女人參加海祭,會使村民出海捉不到魚。

菸樓
 溫泉部落內一座保存完整的菸樓,位於便利商店對面的小巷子。菸樓是用來燻製和儲存菸葉的場所,此棟菸樓屬於大阪式菸樓,影像中可見到屋頂上突出的部分為排煙口。
菸樓資訊

菸樓的形式可分為大阪式與廣島式兩種。大阪式菸樓的排煙口凸出屋頂,既高且大,排煙效果較好,烘燻時間短,但烘燻菸葉品質較差 ,而且因為受風面較大,因此遇到颱風時容易被吹壞。廣島式菸樓則剛好相反,排煙口設於屋頂斜面上,排煙量較小,故烘燻時間較長,所以菸草品質較佳,雖然比較不怕颱風,卻容易發生火災。瑞祥村在日治時期就有日籍菸農到此地種植菸草,初時大多招募當地的阿美族人為菸工,戰後此地被劃為菸葉生產的專業區,在1960~1970年代,菸葉的種植一度成為居民最主要的產業,菸樓曾多達數十棟。如今村內僅存14棟日本大阪式菸樓保存下來,是瑞穗鄉內菸樓保存最多的地區。

紅葉新村
空拍紅葉新村
紅葉新村資訊

影像中的聚落左半部屬於萬榮鄉紅葉村,為太魯閣族紅葉部落,右半部是瑞穗鄉瑞祥村,為阿美族溫泉部落。紅葉新村位於紅葉溪左岸,東臨瑞穗溫泉,早期紅葉地區先後由阿美族、布農族居住過,阿美族人稱本地為Koyo高藥,因其地多山貓,即白鼻心,阿美族語稱山貓為Koyo而命名之。日治後日人因紅葉與高藥音近而改譯為「紅葉」,昭和8年(1933)後陸續由太魯閣族人遷入,因地形狹長,草木蓊鬱茂密,太魯閣族語稱這種地形地物叫Utux Qrunang,音譯為「巫都夫可樂南」,後簡稱為「埃夫南」,這是該族人至今慣用的地名。

 

西寶部落
空拍西寶部落
西寶部落資訊

部落右側有紅葉大橋通往紅葉部落,橋下為紅葉溪。西寶部落屬於萬榮鄉紅葉村,位於紅葉溪南岸,紅葉大橋西端,隔紅葉溪與紅葉部落相望,部落西邊有紅葉內溫泉,日治時期就有紅葉溫泉旅社,如今旅舍仍維持日式風格。紅葉地區早期先後由阿美族、布農族居住過,昭和8年(1933)後陸續有太魯閣族人遷入,初期族人大都住於瑞穗溫泉以西之紅葉溪左岸,虎頭山之南方山麓,小部住於今紅葉溫泉附近,迪佳山北麓,因在紅葉部落對岸山麓,稱為「西寶」,是太魯閣族語Sipaw之音譯,意指「對岸地方」。

紅葉溫泉
紅葉溫泉
紅葉溫泉資訊

紅葉溫泉位於萬榮鄉紅葉村,隔紅葉溪與瑞穗溫泉相對,因此又稱內溫泉,距瑞穗車站約5公里。泉水湧出於加星山東麓,屬鹼性碳酸氫納泉,水質清澈透明,無色無臭,泉溫約攝氏47度,氫離子濃度為6.6,水量豐富,四季不竭。日治時期此處即建有旅舍,至今仍以「紅葉溫泉旅舍」之名繼續營業,昔日的日式木造建築仍完整地保留下來,門口的手寫招牌極具復古風味,館內的木質拉門、木窗框、木地板和榻榻米通鋪等,處處充滿了濃厚的日式風情。因交通不便,遊客較少,然而遠離塵囂,環境更為清幽。

魯摸仔部落
位在瑞穗鄉舞鶴台地上四個阿美族部落之一魯摸仔部落
魯摸仔部落資訊

魯摸仔是瑞穗鄉舞鶴台地上四個阿美族部落之一(其他三個部落為掃叭頂、馬立雲和加納納),日人曾在舞鶴台地種植咖啡和試種茶樹,戰後國民政府開始在舞鶴地區推廣種茶,因此逐漸形成了今日舞鶴台地的茶村風貌。魯摸仔位於舞鶴台地東北側一處山丘背風處,加納納(Kalala)部落東北方山頂上,此地三面環山,僅西面有一缺口,形如一個風口,阿美語稱作Lumoc。Lumoc曾是一個古老的阿美族部落,最早是由原居南方的Fasay(富里大庄,又稱Vasai)、Talakop、Inato、Siracay四個阿美族氏族遷來所組成,後因受布農族侵擾而遷離,現在居民多來自奇美,最多曾有20幾戶人,現僅餘幾戶。

加納納部落
加納納部落空拍景色
加納納部落資訊

加納納部落位於舞鶴台地東北的一個山坳裡,名稱源於阿美族語Kalala,為「籃子」之意,因此處地形似一籃子,遂以為社名。此部落名稱最早見於光緒4年(1878)的《台灣輿圖》中,當時社址位於現址東北方的Lumoc山頂,後因山頂乾旱才遷到現址的山坳處居住。清末時的紀錄僅留社名,實際上已無人居住,但是在明治30年(1897)台東撫墾署的報告中,加納納社仍有7戶33人的紀錄。可見加納納社的阿美族人在近百年間曾經數次遷入、遷出,因為舞鶴台地自18世紀以來都是布農族活動頻繁的區域,迫使阿美族無法在此長久定居。昭和11年(1936)有日資會社在部落東南側山丘上試種茶葉,並自新竹北埔引進10戶客籍茶農。加納納部落現有居民約50餘戶。

靜浦部落
從空中俯瞰靜浦部落
靜浦部落資訊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靜浦部落,坐落秀姑巒溪出海口南岸的海岸階地上,傳統地名為Dapudapu,取其傾斜地之意。過去阿美族人於較高階地建立Cawi社,大約在現今靜浦國小後方,到了清領末期,統領後山各路的總兵吳光亮因開鑿水尾通往大港口的道路,遭到靜浦、港口一帶的阿美族人抵抗,便派兵鎮壓、屠殺,此為大港口事件。餘波平息後,部落族人紛紛遷回舊地,但因舊社無法居住,就在加納納山東側臨海山坡定居,沿用舊社社名,最後於1937年改稱靜浦。

靜安部落
從空中俯瞰靜安部落
靜安部落資訊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靜安部落,坐落秀姑巒溪出海口南岸,由於地形平坦,與靜浦部落在同一直線上,傳統地名稱Disilan,取自阿美族語Saadisi的排成一線之意。清領末期,由於發生大港口事件,原駐大陂的清兵線槍營移駐於此,改稱大港口營,其後漢人接著遷入移住,又稱大片園,直至戰後時期重編地方戶籍門牌,才將此地稱為靜安,但1980年代因為部落人口增多,逐漸脫離靜浦自成新部落,目前靜安部落沿著臺11線公路兩側主要是漢人集中區域。

大港口事件紀念碑
位於靜浦國小內的大港口事件紀念碑
大港口事件紀念碑資訊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國小內的大港口事件紀念碑,設立於2014年,亦即大港口事件發生的127週年。清領末期,統領後山各路的總兵吳光亮因開鑿水尾通往大港口的道路,遭到靜浦、港口一帶的阿美族人抵抗,便於1877年派遣林參將率線槍營鎮壓,阿美族人被屠殺者近百餘人,倖存的部落族人逃離分散至東部海岸和花東縱谷,靜浦一帶遂成為清兵駐紮的大本營,此為大港口事件。

大港口部落
從空中俯瞰大港口部落
大港口部落資訊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大港口部落,坐落秀姑巒溪口北岸,傳統地名為Lanun,取其下面村子之意。過去大港口部落的舊部落地名是Ciporan,清領時期稱作泗波蘭、薛波蘭、繡姑鸞、秀姑巒、芝舞蘭等,直到1887年,因卑南同知歐陽駿開港之議,改稱大港口,但同年發生大港口事件,後來已遷居他處的部落族人經過招撫回社,重新選擇在原址北方不遠處定居,即是現今港口部落的位址。日治時期,由於港口部落人口漸增,部分族人開始向南移動至大港口部落居住。

港口部落
從空中俯瞰港口部落,右側山坡為公墓區
港口部落資訊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部落,坐落秀姑巒溪口北岸約500公尺處,傳統地名為Makota,取其溪水混濁之意,又因部落北側有一小溪,每逢下雨溪水混濁,舊稱這個地方為Makotaay,意指溪水混濁之地。過去港口部落的先祖原居於舊部落Ciporan,直到1887年發生大港口事件,後來已遷居他處的部落族人經過招撫回社,重新選擇在原址北方不遠處定居建立部落,即是現今港口部落的位址。

石梯坪
從空中俯瞰石梯坪
石梯坪資訊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石梯坪,坐落石梯港南側的海岸礁岩區域,傳統地名為Tilaan,意指過夜之處,源於臺11線公路尚未開通時,港口部落族人若要北上貓公一帶都需要徒步而行,返程途中天色已黑會在此處過夜。清領時期,總兵吳光亮率兵開路至此,見陸地如埭,突伸入海,石出排比若梯,遂稱石梯坪。百年來,陸續有噶瑪蘭族人、阿美族人和漢人遷至石梯坪東側山腳處的寬廣土地墾拓,到了1990年代,石梯坪自然海蝕礁岩景觀已經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

奇美上臺地
從空中俯瞰奇美上臺地,左上可見瑞港公路橫越
奇美上臺地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上臺地,坐落秀姑巒溪沖積而成的河階南側高地,為奇美部落的主要所在位置,在奇美國小的後方曾經發現大量靜浦文化類型的陶器,推測是先祖最早居住的Nalomann部落遺址。這裡的傳統地名為Kiwi,意指蟹草,相傳此處蟹草繁茂,但漢人訛作奇密,直到日治中期才改稱奇美。過去部落族人對外聯絡僅有獵路通行或循溪而下,到了清領時期,總兵吳光亮修築棧道以通水尾,日治時期仍沿用棧道,最後,在1986年才拓寬修築成瑞港公路。

奇美上部落
從空中俯瞰奇美上部落,學校附近是舊部落位置
奇美上部落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部落,坐落秀姑巒溪沖積而成的河階高地,分為上、下部落,上部落地處現今奇美國小東側緩坡一帶,海拔高度約100公尺,是過去奇美部落最早建社的地方,傳統地名稱為Lingpawan,取其上面之意,也就是位在奇美階地的上層。日治時期,奇美上部落族人已遷移至下方臺地,目前約有20戶還住在上部落地區,但大多是晚近才遷入者,有布農族人、阿美族人和漢人。

奇美下部落
從空中俯瞰奇美下部落,派出所也位於此處
奇美下部落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部落,坐落秀姑巒溪沖積而成的河階高地,分為上、下部落,下部落為現今奇美部落族人集中居住的所在地區,奇美派出所也設置在此,傳統地名稱為Lanar,取其下面之意,也就是位在奇美階地的下層,此處地勢雖然平坦,但底質多為砂石。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藉由水源不足的理由,命令部落族人從上層階地移居至下方臺地。

奇美部落
從空中俯瞰奇美部落,部落集中區域為下部落
奇美部落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部落,坐落秀姑巒溪沖積而成的河階高地,分為上、下部落,上部落是最早建立部落的所在,而下部落則是目前部落族人集中居住的區域。奇美部落的傳統地名為Kiwi,相傳此處蟹草繁茂,但漢人訛作奇密,直到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以水源不足為由,命令部落族人從上層階地移居至下方臺地,並改稱奇美。一直以來,部落族人對外聯絡僅有獵路或循溪,清領時期總兵吳光亮修築了棧道通往水尾,最後在1986年才拓寬成瑞港公路。

奇美河階
奇美河階西側的地層結構,奇美部落即位於此河階面上
奇美河階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河階,坐落秀姑巒溪和奇美溪的匯流之處,這一帶的單面山、環流丘與河階地形相當發達,奇美部落即地處此一河階臺地上。事實上,奇美溪原本只是一條入海的濁流,但在海岸山脈的抬升過程中,不斷向源侵蝕,銜接上原本要向北注入花蓮溪的河道,使其改道並轉而匯入,形成現在的秀姑巒溪。此外,奇美斷層是海岸山脈最重要的活動斷層,全長超過30公里,從瑞港公路上可以觀察到奇美河階西側的地層結構。

秀姑巒溪
從奇美部落往西眺望秀姑巒溪,右下為奇美河階
秀姑巒溪資訊

秀姑巒溪發源於中央山脈,沿著花東縱谷向北奔流,並於花蓮縣瑞穗鄉東折,橫切海岸山脈,最後在大港口部落注入太平洋,全長約104公里,是臺灣東部最大的河川,也是臺灣唯一切穿海岸山脈的河川。事實上,秀姑巒溪在切穿海岸山脈的過程中,也切割出許多陡峭的峽谷,造成相當發達的曲流和河階地形,如德武河階、猴子山、奇美河階等,是觀察地質或地形的絕佳教室。

猴子山
從瑞港公路眺望猴子山
猴子山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猴子山,為秀姑巒溪沿岸的一個河階,坐落德武河階的東側,傳統地名為Kawasan,意指有神鬼出沒的地方,因而又稱鬼山,相傳過去許多獼猴會到此覓食。事實上,秀姑巒溪是臺灣東部最大的河川,全長約104公里,在切穿海岸山脈的過程中,也切割出許多陡峭的峽谷,造成相當發達的曲流和河階地形,如德武河階、猴子山、奇美河階等,是觀察地質或地形的絕佳教室。

德武河階
從遠處眺望德武河階
德武河階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德武河階,坐落秀姑巒溪和富源溪匯流之處的東側,是秀姑巒溪切穿海岸山脈的起點,傳統地名為Lulnu,意指構樹,相傳過去這裡生長許多野生構樹,也是阿美族人旱作和放牧的區域。事實上,從瑞港公路可以清楚看到德武河階從南向北層層下降,顯示河流在下切過程中不斷向北遷移,造成兩岸不對稱的成育曲流。此外,在德武河階的山坡間有一個史前文化遺址,曾發現靜浦文化類型的素面陶器殘片,推測是阿美族早期居住之地。

瑞穗
從遠處眺望瑞穗聚落
瑞穗資訊

花蓮縣瑞穗鄉的聚落形成始於日治時期,當時鼓勵自由移民,1926年有日本菸農進抵現在的瑞北村推廣菸葉種植,臺灣總督府也開始在這裡展開日本菸業移民計畫,其後也將花蓮港廳內其他地區的官營移民,陸續遷移至此成立專門從事菸葉生產的移民聚落。到了戰後時期,國民政府重新將瑞穗移民村劃分為四個村落,當時仍以種菸為業,但1980年代秀姑巒溪觀光泛舟產業興起,帶動地方經濟快速成長,原本老舊的菸樓式住宅多已改建成現代鋼筋水泥樓房。

瑞良
瑞良村的中山路沿線為人口集中之處
瑞良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瑞良村,坐落馬蘭鉤溪、紅葉溪和秀姑巒溪三川匯流之處的西岸,是一片平坦的沉積平原。清領時期,開闢中路的飛虎軍設營於此,始稱水尾營,隨著開山撫番政策改為民兵屯墾,採取民屯和兵屯並行,逐漸開墾而成水尾埔庄,也就是瑞良村的前身。到了日治時期,由於菸業移民計畫的展開而納編瑞穗移民村,開始有大批外來移民遷入,除了開墾栽種菸葉外,臨溪一帶仍以種植甘蔗為主,戰後初期則將移民村南端劃出新設瑞良村。

掃叭石柱
掃叭石柱遺址位於瑞穗鄉舞鶴村的舞鶴臺地上
掃叭石柱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的掃叭石柱遺址,坐落秀姑巒溪和紅葉溪所包圍的舞鶴臺地上,屬於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一支,遺址上有兩根一高一低的板岩石柱,較高者約6.7公尺,是日治時期任職於大阪朝日新聞的記者小泉鐵於1925年發現,4年後臺灣總督府展開首次遺址調查。居住在掃叭石柱遺址附近的奇美部落,對於掃叭石柱流傳有豐富的神話傳說,是阿美族創族和奇美部落立社的重要神物。

舞鶴臺地
舞鶴臺地上的茶園和茶莊,遠處河床為秀姑巒溪
舞鶴臺地資訊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舞鶴臺地,坐落秀姑巒溪和紅葉溪匯流之處的西南方,始於日治時期拓墾,當時日本會社在這裡成立花蓮港咖啡農場,招募臺灣移民前來種植,以桃竹苗地區的客家移民為主,並且,在掃叭頂一帶搭建工寮供宿,逐漸形成聚落。其後,原本規劃好的茶葉拓殖計畫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無法順利推展。直到戰後時期,國民政府開始在舞鶴臺地推廣種茶,全盛時期茶園面積一度廣達300公頃,成為東部主要產茶區,茶村風貌一直維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