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尋路,是尋找歷代族人們狩獵、生活、回憶、遷徙的軌跡;
循路,是遵循祖靈的引領,踏上延續原住民族的主體生命之路
本網站收集自清代、日治以來與臺灣原住民族深切相關的二十五條歷史古道資料,將古道研究調查計畫所記錄下的點位及具體路線資訊,利用空間資訊技術(包括GIS、GPS)與空間圖資方式,建構原住民族古道空間人文資料庫,其中包括沿途景點,如鄰近部落、駐在所、交通設施、文化建築等,提供更直覺、視覺化的數位數據呈現面貌,體現出原住民族古道文化歷史意義及淵源,並提升國內外民眾對原住民族古道文化知識。
原住民族
古道綜論
荷治時期
四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荷蘭人為了經貿運輸等理由開始建設南北及東西兩要道。根據文獻,南北要道從臺南安平出發到臺北淡水八里坌需十天路程,這條路也成為後來省道1號的前身;而另一條東西向要道則是從屏東枋寮延伸到臺東大武,也成為後來幾百年來的重要道路,現稱「浸水營古道」。
清領時期
清朝治臺時,為避免接近山區的漢人移墾與山區原住民族發生衝突而定下「番界」,牡丹社事件後,清朝轉向以「開山撫番」為策進行積極治臺,陸續在北、中、南開闢北路蘇花古道、中路八通關古道,以及南路崑崙坳古道,奠定了臺灣各地古道路線網的基礎。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統治者以「隘勇線前進」的方式逐步縮小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並於大正年間在許多原住民族部落設置「駐在所」,並互相接連成「山地警備道路」(或稱「理蕃道路」)。
戰後
這些極具歷史背景的古道到戰後逐漸被荒廢、無人問津,直到民國七十年代後,因為許多學者及政府單位的踏查、田野與研究開展,才促使古道又受到重視,甚至重啟對其修復與保存。臺灣古道闢建的脈絡與臺灣原住民族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透過對古道的認識,後人也能更進一步了解臺灣原住民族在過去四百多年來的歷史與生命軌跡。
原住民族
古道分布
分布圖說明
本區臺灣地圖的顏色區塊為標示臺灣各原住民族分布,並與古道做關聯。點選臺灣地圖上的小山符號或地圖旁的古道名稱,臺灣地圖上皆會出現古道名稱及位置所在的標示。族群標示如下:
泰雅族
太魯閣族
賽德克族
布農族
阿美族
邵族
鄒族
魯凱族
排灣族
賽夏族
撒奇萊雅族
卡那卡那富族
噶瑪蘭族
拉阿魯哇族
雅美族
卑南族
泰雅族
太魯閣族
泰雅族
泰雅族
泰雅族
泰雅族
太魯閣族
賽德克族
布農族
布農族
阿美族
邵族
魯凱族
排灣族
排灣族
泰雅族
泰雅族
泰雅族
泰雅族
太魯閣族
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
布農族
布農族
布農族
阿美族
鄒族
排灣族
排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