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毫古道

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東起南澳村、西至四季村,另有一條支線北抵寒溪村,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而最後遷移的部落即為哈卡巴里斯。時至今日,比亞毫古道被列為國家步道,多數路段尚存,但未全面整修,目前維持部分通行。

  • - / -
  • - - -
  • -
  • - -/-
  • -
比亞毫古道封面照
比亞毫古道封面照
比亞毫古道封面照

古道地圖

沿途景點
庫巴博
影像為庫巴博駐在所,位於庫巴博社內
庫巴博資訊

「Bbu」在泰雅語中為「山嶺上平台視野展望良好的地方」,由此可知此社所在的地形。本社位居和平溪北溪左岸與莫很溪交匯處,海拔高約 1200 公尺,日治警備道於部落下方通過,向東通往流興社,向西則通往金洋社。庫巴博社內設有蕃童教育所及砲臺,目前仍可見學校內之操場、司令台、部落內疊石的排水溝。庫巴博駐在所早期係以泰雅家屋舍權充官署,昭和元年(1926)日人以檜木新建庫巴駐在所,不過目前已完全看不到建築物木構遺跡,僅存基地巨大的疊石。

庫巴博大崩壁
影像為調查人員越過庫巴博大崩壁
庫巴博大崩壁資訊

「Bbu」在泰雅語中為「山嶺上平台視野展望良好的地方」,由此可知此社所在的地形。本社位居和平溪北溪左岸與莫很溪交匯處,海拔高約 1200 公尺,日治警備道於部落下方通過,向東通往流興社,向西則通往金洋社。庫巴博社內設有蕃童教育所及砲臺,目前仍可見學校內之操場、司令台、部落內疊石的排水溝。庫巴博駐在所早期係以泰雅家屋舍權充官署,昭和元年(1926)日人以檜木新建庫巴駐在所,不過目前已完全看不到建築物木構遺跡,僅存基地巨大的疊石。

哥各滋社
哥各滋社: 照片中下方蕨類植物區,面積約 2 個田徑場
哥各滋社資訊

哥各滋社的祖先由大甲溪上游,經 habun  sublus、南湖大山之後,最後定居在和平北溪上游一個稱做 bbu (即平頂之意)的地方,亦曾遷居比亞豪社址,其後順和平北溪而下,居住至布蕭丸溪河口右岸 Tbunan 台地上。由於人口日多,耕地不足,後遷至哥各滋社。哥各滋社人自 1913 年起,便陸續移住至寒溪村四方林與上東澳社(東澳派出所北方,1913 年 12 月 5 日移入),最初稱下哥各滋社,共 11 戶 59 人,1922 年改稱上東澳社。 

奇諾斯社
奇諾斯社: 照片中草本植物區,面積約 1 個田徑場。
奇諾斯社資訊

奇諾斯社的遷徙過程口傳與哥各滋社幾乎完全相同,二社關係甚為密切。奇諾斯社的建社是在「頭目」Meraaran時,當時他們與哥各滋社一起居住於布蕭丸溪口右岸的Tbunan台地。日後,Meraaran發現了奇諾斯社一地適合定居,便遷居至此。但是由於奇諾斯位於半山中,西南以陡峭的斷崖面臨和平北溪,部落取水困難,因此於1915年起遷居至南澳南溪畔,旋檀(sendan)駐在所東方約4公里的地方。1920年因流行性感冒與虐疾,死亡者甚多,1923年奇諾斯社改遷至南澳南溪右岸,旋檀駐在所南方約1.3公里處,該社改稱為旋檀社,共有16戶52人。由於該地坡度過於傾斜,不易耕種,1931年再遷至旋檀駐在所東北方1公里的台地上,最後移入現今金洋村內。

流興社
照片中央無樹林地區即為流興社,週邊較淺色為林務局於 1970 年代所種之楓香樹。
流興社資訊

本社位於和平北溪支流布蕭丸溪與流興溪(kong  sawsi)所夾峙稜線,面向東側斜坡上,海拔高約 1 千公尺,與哥各滋社隔溪相望,部落面向東方,面積開闊,日照充足,適合居住。流興社人認為他們的始祖 Bato  Naui 與 Wasau  Payas一同從 pinsəbəkan 出發,越過南湖大山後至 habun kolo,Bato 便停止並定居於該地。Wasau Payas 與族人繼續往東行遷至 kngungn(舊金洋社南方,臨溪平台地),Wasau 並逝於該地,日後族人再遷至布蕭丸溪河口右岸 Tbunan(日文記音為taporan)河階台地上建社。十餘年後因人口增加,族人再向三處遷徙:一支由當時的領導人 Takun  Bakotsi 率領,順流興溪上行至山腹建立流興社,一支族人北行約一公里,至平坦山頭建立哥各滋社(Gogotsu)。另一支由 Meraaran 率領,與哥各滋社附近建立奇諾斯(Rəkinos)社。

各姆姆社
影像為各姆姆社駐在所,日治時期曾在此設立駐在所,金洋社至各姆姆社亦有標準的警備道路,此社於昭和元年(1926)12月,共31戶115人併入金洋社中,各姆姆社自此廢社
各姆姆社資訊

各姆姆社為Klesan的古部落,依其遷徒口碑可見,各部落離開 habun  Kolo 古部落後,再往東便抵達比亞豪社。此社日後由馬巴阿拉人建立成固定的部落,並持續延用至20世紀30年代。而 Kana-Xaqual 人越過比亞豪社後,順和平北溪往東,續往莫瑤、Kngungu等處定居。

他們由Kngungu 之地轉往北(順山稜上行)發展,在海拔約 1 千公尺的等高線山腹,逐步建立金洋社、基嘎央社、庫巴博、克魯模安、哈嘎灣、哈卡巴里斯、塔貝賴、拉號及格勒亞賀等社,使 Kana-Xaqual人呈現連續線性的社群擴散。Kngungu 一社成為賽考利克方言語系者擴散的重要古部落。
 

塔灣(塔貝賴)
1903年本田正己調查隊行經塔貝賴社的社路
塔灣(塔貝賴)資訊

位於宜蘭縣大同鄉的塔灣(塔貝賴),坐落大南澳北溪流域,日治初期宜蘭廳警部本田正己曾於1903年帶隊進入山區調查,從現今為寒溪的蕃社坑至大南澳溪匯流之處的下方オワン分為兩路,一是登上亞普拉塞山抵達流興社,二是越過亞普拉塞山西側到達塔貝賴社,調查結束後提出復命報告書,這份文件指出當時南澳共有 15 個社,而由此前往南澳各社的路徑,較於大南澳入山之路更加險峻。

基嘎央社
基嘎央社的遺址
基嘎央社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基嘎央社,坐落金洋社西側約1公里處,在日治時期警備道下方的平坦土地上,泰雅族傳統地名為Kikeyan,意指足跡,據傳過去有人路過此地留下了足跡,便以此為名。事實上,基嘎央社的位址原本是金洋社的耕地,後有3戶部落族人遷居於此,另建一小社,即為創社由來。根據田野報導人Doras 指出,一開始基嘎央社僅有3戶8人,後來增加至18戶69人,到了日治末期,部落族人分別遷移至現今的金洋村和澳花村定居,僅剩5戶而已。

金洋社
金洋社的遺址
金洋社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金洋社,坐落和平北溪左岸的向南傾斜山坡地,海拔約1200公尺,因地形之故,分為靠山谷西側的Knyan部落和靠東側的Yuwu部落,泰雅族傳統地名為Nekenyan,為忘記之意,據傳過去族人將物品遺忘留置於此,便以此為名。關於金洋社的開墾歷史,是由先祖Takun Bato於1790年代率領族人由Pinsəbəkan經過南湖大山、比亞毫社,落腳於Kngungn居住,後來,其子Ponya又率領族人遷至金洋創社。日治時期,金洋社、比亞毫社和庫巴博社因人口眾多勢力強盛,被視為大社。

塔壁罕社
塔壁罕社的遺址
塔壁罕社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塔壁罕社,泰雅族傳統地名為Təbiyaxen,為野牡丹之意。關於建社過程有兩種說法,一是日治時期對於德拉崗社的調查紀錄;二是德拉崗社在Buta Naui擔任頭目時,由於人口漸多、耕地不足,部分族人就沿著南澳南溪右岸下行,在距離德拉崗社約1.5公里處,另建塔壁罕社。雖然,第二種說法比較常見,但均保留其可能性,一般認為塔壁罕社建立後,仍由Buta Naui領導,待其子繼任後,兩個部落才有較為明確的獨立。

庫莫瑤社
絕壁的頂端平臺即為庫莫瑤社
庫莫瑤社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庫莫瑤社,坐落絕壁的頂端平臺,需要從地處比亞毫古道東側的流興社出發,向南行經溫泉駐在所後轉向西方,先後經過茂邊駐在所、庫巴博社、克魯模安社、基嘎央社和金洋社,即可抵達庫莫瑤社,而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已於1911年在此設置駐在所。

比亞毫古道
比亞毫古道沿途較多危險崩壁
比亞毫古道資訊

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一條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最後遷移的部落即為哈卡巴里斯。時至今日,比亞毫古道被列為國家步道,多數路段尚存,但未全面整修,目前維持部分通行。

比亞毫社
從次考干溪遠眺比亞毫社
比亞毫社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比亞毫社,坐落和平北溪上游右岸的河階地,地處與次考干溪的匯流之處,海拔約1000公尺,泰雅族傳統地名為Biho,取自創社頭目Biho Naui之名,日治時期稱之為白咬社,日語記音是Piyahau,到了戰後時期則音譯成比亞毫,待部落族人遷移至南澳平原後,通稱為碧候。

哈卡巴里斯社
哈卡巴里斯社築有大範圍石牆以防禦山豬
哈卡巴里斯社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哈卡巴里斯社,是先祖Gunpai Noekkan約在200年前率領9戶36人,從梨山東北方經南湖大山抵達和平溪流域的莫瑤,再遷至哈嘎灣社落腳,但其子又率領族人再次遷居到哈卡巴里斯建社。根據日本人類學家森丑之助的記載,哈卡巴里斯社僅有17戶,由於所在位置偏遠,臺灣總督府並未開闢警備道至此,但曾經設有駐在所,而日治初期哈卡巴里斯社族人於1915年前後先移居至寒溪村,後於1964年遷移至南澳平原與武塔村族人共居。

Doras獵寮
Doras獵寮位在Yax Bula鞍部至哥各茲社之間的稜線北側上
Doras獵寮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Doras獵寮,坐落Yax Bula鞍部至哥各茲社之間的稜線北側上,地形開闊、視野甚佳,是相當良好的制高點,為金洋村耆老Doras所擁有,他是庫巴博社最後遷居下山的耆老。但是,根據田野訪查資料顯示,此處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所整建的,關於這一點可從工寮底部的疊石工事得知並非泰雅族人的傳統技法,除此之外,根據歷史學者廖英杰的研究,推測此地可能是哥各茲分遣所,並曾為哥各茲氣象觀測所。

銅山駐在所
銅山駐在所的砌石疊牆
銅山駐在所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銅山駐在所,坐落銅山南南西方,海拔約1620公尺,建於1919年,為比亞毫古道開鑿當年所設置的。事實上,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一條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平臺,族人稱其為Biuho
富太山警備道入口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富太山警備道入口,坐落合流溪流域,主要是從楠子駐在所向北行走,朝武塔社方向前進,經過南澳南溪前的三叉路口後,改往西南方向登上稜線,與通往武塔社的道路分道揚鑣,登上稜線後抵達一處小平臺,即為富太山警備道入口,泰雅族傳統地名稱為Biuho,這段路線行經富太山腹南側,與哥各茲警備道相接,相接之處是合流駐在所的舊址。時至今日,泰雅族人在1970年代種植香菇時,仍使用這條路徑。

山腳駐在所
山腳駐在所的遺址
山腳駐在所資訊

位於宜蘭縣大同鄉的山腳駐在所,坐落南澳北溪東岸支稜上,海拔約750公尺,建於1919年,為比亞毫古道開鑿當年所設置的。事實上,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

茂邊駐在所
茂邊駐在所的遺址
茂邊駐在所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茂邊駐在所,坐落莫很鞍部,建於1919年,為比亞毫古道開鑿當年所設置的。事實上,貫穿宜蘭縣南澳鄉和大同鄉的比亞毫古道,始於1919年闢建,另有一條銅山支線北抵寒溪村,在利有亨社附近接上主線,主線全長約87.2公里,支線約44.2公里,主要通過南澳群泰雅族的傳統領域。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運用比亞毫古道作為集團移住的理蕃道路,強制泰雅族人遷村,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同樣迫使部落遷徙平地。

莎韻之鐘鐘樓
莎韻之鐘鐘樓遺址
莎韻之鐘鐘樓資訊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的莎韻之鐘鐘樓,地處流興社部落,泰雅族傳統地名稱為Lyoxing,取其盛產山蘇之意,由於此處的地理位置控制著Klesan山區通往蘭陽平原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通往東側海岸的要隘,自清領時期以來,一直都是國家發動戰爭最重要的交戰之地。事實上,日治中期臺灣總督府大力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策劃、操作莎韻之鐘的故事,而流興社部落即是故事的源起之地,時至今日,仍可見到鐘座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