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坳古道

橫跨屏東縣來義鄉和臺東縣金峰鄉的崑崙坳古道,始於1874年闢建,西起古樓、東自金崙,全長約101公里,是清領時期開山撫番政策下先後完成5條從屏東通往臺東的南路古道之一。事實上,在臺灣海防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修路的奏摺中,曾經提及崑崙坳社和來義社的頭目一共率領兩百餘人,願意協助開鑿且為之嚮導。其後,歷經日治時期集團移住與戰後初期生活改善的集體遷村計畫,許多沿著古道的部落都已遷移至山腳一帶。

  • - / -
  • - - -
  • -
  • - -/-
  • -
崑崙坳古道封面照
崑崙坳古道封面照
崑崙坳古道封面照

古道地圖

沿途景點
萬金聖母聖殿
過多次重建的萬金聖母聖殿,外觀大致仍維持原貌。萬金天主堂位於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萬興路24號
萬金聖母聖殿資訊

萬金聚落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信奉天主教,是一個很特別的天主教村落,鄰近的赤山、加匏朗等聚落的居民,有許多也以此為信仰中心。同治2年(1863)5月,道明會傳教士郭德剛神父(FernandoSainz,O.P.)建立萬金第一座土埆構造之聖堂。同治5年,因暴民縱火燃燒教堂全毀,未曾留下任何圖像紀錄。同治8年(1869)12月,在赤山地區(今萬巒鄉赤山村、萬金村一帶)建造了一座堅固的教堂,堂前立清廷所賜「奉旨傳教」的石碑,堂內放置三座由菲律賓運來的聖像,這就是臺灣現有最古老的天主教堂萬金天主堂。同治9年(1870)建築完成的萬金天主教堂,為一寬五十七尺、深一百一十六尺、高二五尺、外壁厚2尺的歐洲傳統哥德式教堂建築。 同治13年(1874),清帝頒賜「奉旨」照准,及「天主堂」聖石,由沈葆楨親送至萬金聖堂懸於聖堂玄關,從此官兵路經此堂,須下馬行禮。1984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萬金天主堂敕封為「聖殿」,成為臺灣第一座聖殿,聖殿意為天主教會中第一級之教堂,享有教會中最高的神恩。萬金天主堂經過光緒11年(1885)和1960年等多次重建,今日外觀仍維持原狀,有如一座中古時代的城堡。

古樓社區入口意象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社區的入口處,以五年祭的刺球儀式作為社區意象。
古樓社區入口意象資訊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社區的入口處,以五年祭的刺球儀式作為社區意象,周圍黑色大理石石牆以石雕方式雕出五年祭儀式過程。五年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刺球儀式,刺球所用的藤球,從前是用藤蔓編纏而成,現在則是用相思樹皮編纏成直徑大約12公分的球形。通常一次五年祭要準備大約200個刺球,一部分經過巫婆、祭司的作法加持,在刺球儀式中使用,其他的則用來練習。刺球上附有一條麻繩,用來加速使刺球能拋得更高。刺竿的長度為15公尺,因此球至少要拋高到18公尺以上,不但要拋得高還要拋得直。刺中的「神球」可以帶回家中,供奉在祖靈屋內,是非常光榮的事。

古樓中正路祖靈屋
中正路的祖靈屋,位於古樓社區。
古樓中正路祖靈屋資訊

中正路的祖靈屋,位於古樓社區。祖靈屋是排灣族部落最神聖的地方,每一個氏族有一間自己的祖靈屋,在小米收穫祭和五年祭的時候,同一氏族的人要回到祖靈屋中團聚。另外,每一個部落都有屬於部落的祖靈屋,祭典時,祭司、巫婆與頭目在裡面進行各種儀式,外人不得參與。祖靈屋用石板搭建,除了最重要的祖先雕像外,裡面幾乎沒有其他家具,只有四周牆面釘著木架,上面放置珍貴的陶壺、桐盆等收藏品。此外,五年祭中所刺中的藤球、刺竿尖端、捕獲的山豬牙、頭骨、熊鷹羽、爪、熊牙等戰果,也都收藏在祖靈屋內以流傳給後代。在古樓村有2間祖靈屋,最早的插標處祖靈屋( cinekecekan) 位於中山路大轉彎處,主要是進行小米祭、豐收祭、五年祭選祭司之處,後來因村莊人口增加,又增建了中正路邊的狩獵祖靈屋 (rusivawan)。

喜樂發發吾社區
空拍喜樂發發吾社區
喜樂發發吾社區資訊

喜樂發發吾社區屬於屏東縣來義鄉丹林村第五鄰和第六鄰,第五鄰為抓發立佛部落,第六鄰為喜樂發發吾部落。本社區居民於1956年左右,在政府鼓勵之下,由舊來義社陸續遷來。1973-1979年間,部分居民陸續從來義村和義林村搬遷至此。 1959年,喜樂發發吾社與丹林社、義林社、大後社、抓發立佛社等4社,合併為丹林村。1962年,義林社與大後社合併為義林村。自此,丹林村只包含丹林社、喜樂發發吾社、抓發立佛社3部落。後來為推動社區建設,丹林村劃分為丹林社區與喜樂發發吾社區(包括抓發立佛部落)兩個社區。

來義東部落
空拍來義東部落,左方道路通往來義林道,後方隔著稜線的聚落為西部落
來義東部落資訊

來義村位於屏東縣來義鄉林邊溪左岸緩傾斜坡地上,1953年由舊來義遷出而成。來義社或稱內社,日治時代的舊部落原位於內社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600公尺間,形成兩個集居部落,在東南方的大部落稱為チャジャカブス(chajiakavus,加拉阿夫斯) ,西北方的小部落稱為チンガサン(chingasan,譯為真雅社),為前者分派而成,當時設有駐在所管轄。1950年,國民政府要求舊來義部落往山下遷移,當時舊來義部落頭目Ruvaniyav(高武安)與耆老商量,將舊來義部落山下Ruvaniyav家的土地劃出,平均分配給族人。直到1957年才完成整個部落的遷移。後因腹地有限,部落往東擴充,以來義國民小學內社分校為界,再分為Tjanadjaqas(東部落)、Vuta(西部落)兩個聚落。2011年,莫拉克及凡那比風災過後,原部落部分居民陸續獲政府安置,遷居至屏東縣新埤鄉南岸農場的「新來義部落」永久屋基地,形成原部落與新部落並存的現況。

來義西部落
空拍來義西部落,來義村辦公處和派出所均位於此區
來義西部落資訊

來義村位於屏東縣來義鄉林邊溪左岸緩傾斜坡地上,1953年由舊來義遷出而成。來義社或稱內社,日治時代的舊部落原位於內社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600公尺間,形成兩個集居部落,在東南方的大部落稱為チャジャカブス(chajiakavus,加拉阿夫斯) ,西北方的小部落稱為チンガサン(chingasan,譯為真雅社),為前者分派而成,當時設有駐在所管轄。1950年,國民政府要求舊來義部落往山下遷移,當時舊來義部落頭目Ruvaniyav(高武安)與耆老商量,將舊來義部落山下Ruvaniyav家的土地劃出,平均分配給族人。直到1957年才完成整個部落的遷移。後因腹地有限,部落往東擴充,以來義國民小學內社分校為界,再分為Tjanadjaqas(東部落)、Vuta(西部落)兩個聚落。2011年,莫拉克及凡那比風災過後,原部落部分居民陸續獲政府安置,遷居至屏東縣新埤鄉南岸農場的「新來義部落」永久屋基地,形成原部落與新部落並存的現況。

舊來義駐在所旁水槽
舊來義社駐在所平台後方的水槽,材質為水泥
舊來義駐在所旁水槽資訊

舊來義位於內社溪(ライ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600公尺間,形成二個集居部落,在東南方的大部落稱為チャジャカブス(chajiakavus ,加拉阿夫斯),在西北的小部落稱為チンガサン(chingasan,譯為真雅社),為前者分派而成,當時設有社駐在所管轄。

舊來義駐在所前蓄水池
舊來義社駐在所平台前方類似蓄水池之結構物,材質為水泥
舊來義駐在所前蓄水池資訊

舊來義位於內社溪(ライ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600公尺間,形成二個集居部落,在東南方的大部落稱為チャジャカブス(chajiakavus ,加拉阿夫斯),在西北的小部落稱為チンガサン(chingasan,譯為真雅社),為前者分派而成,當時設有社駐在所管轄,昭和8年(1933)全社有195戶977人。來義社據《高砂族調查書》之記載,約六百七十年前原居住於ジヤジュルタン(jiachiurudan),即丹林社西北方的林邊溪左岸時,林邊溪水氾濫,此舊社浸水,當時有無數的蝦群(喻指荷蘭人或漢人)來襲,之後經社眾協議移住於ュボジ(koboji),約三百一十年前因人口增加、土地顯得狹隘,加上飲水不足,而有6戶28人分離移住於チンガサン,又在一百九十五年前有タラオサンパジヤイ(taraosanpajiai)率十餘人分離移住至大後社(トアアウ)。舊來義社於1953年遷出至現在的來義。

內埔大營
清領時期內埔大營的所在位置
內埔大營資訊

位於屏東縣內埔鄉的內埔大營,為清領時期開鑿崑崙坳古道時的大本營,現已改建為當地公墓。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開始積極治理臺灣,制定開山撫番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即為修築聯繫前、後山的官道,而第一條開鑿的就是赤山、卑南古道,又稱崑崙坳古道,始於牡丹社事件同年闢建。當時,由鎮軍張奎垣率領兩營粵勇鎮守,並調度兵力,派遣官將前往崑崙坳、大石巖、坳東等營盤駐守,協助袁聞柝繼續向前開闢道路。

丹林部落
從空中俯瞰丹林部落
丹林部落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丹林部落,坐落來義溪右岸的山麓平臺,在丹林吊橋東南側上方,海拔約140公尺,為丹林社的排灣族人於戰後初期集體遷村至此定居,其後,也有來義社和泰武社的部分族人遷移而來,排灣族傳統地名為Boraberuwan,為樹種名稱。事實上,丹林社的舊部落位在內社溪和大後溪匯流之處的南側,坐落武威山腰傾斜坡地上,海拔約530公尺,是集居型的部落型態,日治中期共有53戶168人,由來義社駐在所管轄。

義林部落
從空中俯瞰義林部落
義林部落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義林部落,坐落大後溪和內社溪匯流之處的山麓緩坡地,為戰後初期原本要集體遷村至新部落的來義社排灣族人,因空間不足,部分族人轉為移居他處而形成的部落,排灣族傳統地名為Chianashia。時至今日,由於2009年莫拉克風災和2010年凡那比颱風在來義鄉造成嚴重災情,義林部落的部分族人已遷往屏東縣新埤鄉的新來義部落居住,但是,因新來義部落並非由單一部落遷移而來,而是不同部落重新組成,新來義部落仍屬來義鄉而非新埤鄉。

舊來義部落入口
舊來義部落入口設置的石碑
舊來義部落入口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來義部落,坐落內社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至600公尺,內有兩個集居型的部落,地處東南側的大部落稱為Chajiakavus,而西北側的小部落稱為Chingasan,是前者分派出來的。事實上,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來義社設有駐在所管轄部落,直到戰後初期,部落族人被迫集體遷村至現今的來義部落。若要前往舊來義部落,可從來義林道6.5公里處的岔路進入,即可見到入口設置的歡迎光臨加拉阿夫斯舊部落的石碑,部落遺址仍有大規模的石板屋群。

舊來義駐在所平臺
舊來義石板屋群上方的寬闊平臺,即為駐在所遺址
舊來義駐在所平臺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來義駐在所,坐落舊來義部落石板屋群上方的寬闊平臺,有鐵皮屋、水塔、水槽等建物遺跡,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所設置的。事實上,舊來義部落內有兩個集居型的部落,地處東南側的大部落稱為Chajiakavus,而西北側的小部落稱為Chingasan,是前者分派出來的,到了戰後初期,部落族人被迫集體遷村至現今的來義部落。若要前往舊來義部落,可從來義林道6.5公里處的岔路進入,即可見到入口設置的石碑,部落遺址仍有大規模的石板屋群。

舊來義荒廢石板屋
舊來義荒廢已久的石板屋群
舊來義荒廢石板屋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來義部落,坐落內社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至600公尺,內有兩個集居型的部落,地處東南側的大部落稱為Chajiakavus,而西北側的小部落稱為Chingasan,是前者分派出來的。事實上,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來義社設有駐在所管轄部落,直到戰後初期,部落族人被迫集體遷村至現今的來義部落。若要前往舊來義部落,可從來義林道6.5公里處的岔路進入,即可見到入口設置的歡迎光臨加拉阿夫斯舊部落的石碑,部落遺址仍有大規模的石板屋群。

舊來義部落
舊來義部落坐落的山坡,中間平坦草地為駐在所位置
舊來義部落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來義部落,坐落內社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至600公尺,內有兩個集居型的部落,地處東南側的大部落稱為Chajiakavus,而西北側的小部落稱為Chingasan,是前者分派出來的。事實上,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來義社設有駐在所管轄部落,直到戰後初期,部落族人被迫集體遷村至現今的來義部落。若要前往舊來義部落,可從來義林道6.5公里處的岔路進入,即可見到入口設置的歡迎光臨加拉阿夫斯舊部落的石碑,部落遺址仍有大規模的石板屋群。

𡶛山北側古道
𡶛山北側有一段寬大平緩的崑崙坳古道路段
𡶛山北側古道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𡶛山,在海拔約1250公尺的北側之處,有一段寬大平緩的崑崙坳古道路段,為清領時期開鑿的第一條開山撫番道路,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利用崑崙坳古道的部分路段作為理蕃道路,西起潮州開路,經過來義社後進抵古樓社,而東自金崙社,經過近黃社後到達諸野葛社,中間橫越中央山脈的路段就荒廢不用。

戰歿勇士之墓
位在舊古樓部落入口的戰歿勇士之墓的石板墓碑
戰歿勇士之墓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古樓部落,在入口之處矗立著一座石板墓碑,刻有戰歿勇士之墓的字樣,為日治末期發生的太平洋戰爭中,參與高砂義勇隊不幸陣亡的部落族人骨灰盒的合葬地,長方形墓穴覆蓋著石板。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總督府動員原住民族青年前往南洋協助戰爭的組織,通稱為高砂義勇隊,先後出動數次,而1942年第一批高砂族挺身報國隊有500人遠赴菲律賓作戰,甚至後來還將原住民族青年重新編入特殊任務部隊內。

舊古樓石板屋
舊古樓部落荒廢的石板屋
舊古樓石板屋資訊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的舊古樓部落,坐落武威山東南向山腰的急傾斜坡,海拔約1150公尺,排灣族傳統地名為Kuljaljau,又稱崑崙坳、加籠雅,是日治時期規模最大的原住民部落,內有5個互相接近的集居型部落,當中Umaq是最早開闢的,其他皆是由此分派而生。日治末期,舊古樓部落是以當時所轄的クナナウ駐在所為中心,臺灣總督府為了分化部落,先後鼓勵部落族人遷至臺東縣太麻里鄉和達仁鄉居住,到了戰後初期,國民政府也安排集體遷村至古樓部落現址。

諸野葛社家屋
諸野葛社的石板屋
諸野葛社家屋資訊

位於臺東縣金峰鄉的諸野葛社,坐落大里力山東稜稜尾的緩坡,海拔約525公尺。清領末期,諸野葛社因農耕土地之故,部分族人遷移至那保溪右岸南側之地,闢建新部落近黃社,後來又有族人離社移居,先後形成刀未老社和那保那保社,但到了日治初期,諸野葛社的部落族人遷居至近黃社一帶,而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將近黃村各個部落集體遷村到太麻里鄉北里村境內的山地保留地,重建部落,改名為新興村。

歷坵部落
從空中俯瞰歷坵部落
歷坵部落資訊

位於臺東縣金峰鄉的歷坵部落,是由魯拉克斯社、出水坡社、佳家多灣社合併而成,主要因為日治末期臺灣總督府強制集體遷入魯拉克斯社,但仍稱魯拉克斯社,到了戰後,國民政府採其近似音,簡化改稱歷坵,為金峰鄉最大的部落。

金崙部落
從高處遠眺金崙部落
金崙部落資訊

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的金崙部落,坐落金崙溪河口北岸的沖積平原,排灣族傳統地名為Kanaron,由於這裡盛產雞母珠植物,便以此為名,又可稱虷仔崙、加仔難。早在荷蘭時代,金崙部落就已存在,曾經參加1655 年在卑南舉行的東部地方會議,因為地處金崙溪河口,位置重要,清領時期曾經派遣海防屯兵駐守,到了日治時期,也在此設立駐在所、教育所和交易所等。